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工作机构
    • 岗位职责
    • 师资队伍
    • 学科建设
  • 规章制度
    • 教学规章
    • 科研规章
    • 人事规章
    • 研究生培养
  • 教育教学
    • 教学研究
    • 实践教学
    • 教学信息
    • 教学论坛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学科建设
    • 理论前沿
    • 科研信息
  • 思政讲坛
    • 求是讲坛
    • 视频资料
    • 思政报告
    • 学研习作
  • 招生招聘
  • 党群工作
    • 党建研究
    • 党务工作
    • 工会工作
    • 学团动态
  • 图书情报
  • 下载专区
  • English
  • 理论广角

  •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28 2024-05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及其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及其贡献赵可金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所有国家和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相较而言,作为现代化的引领者,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一个体系,虽然大致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的类似进程,但亦各有特色。自二战结束以来,一大批亚非拉民族国家赢得政治独立,为阻止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转向社会主义阵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科学领域基本上被“发展主义”(...
  • 28 2024-05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要素与实践要求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要素与实践要求彭莹莹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作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新质生产力是产生于高质量发展并指导新的发展实践的新的生产力理论,需要从学理上进行阐释,说明其理论要素与实践要求。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
  • 22 2024-05
    隐喻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中的呈现与调整 隐喻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中的呈现与调整常宴会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中包含多种类型的隐喻,这些隐喻不仅建构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知,也起到了增强文字美感的修辞效果。梳理意识形态话语中隐喻的主要类型,阐明这些隐喻在结构上的“主导—从属”关系,有利于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性,说明它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分析意识形态话语中隐喻的转变,会发现随着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转变,...
  • 22 2024-05
    新技术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新变 新技术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新变黄相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意识形态建设上正本清源、建章立制、举旗亮剑,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全社会正能量更加充盈,全国上下凝心聚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氛围愈益浓厚。但意识形态工作是在思想文化、舆论认知领域搞建设、扶正气、驱寒邪,是一个常做常新的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明确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
  • 15 2024-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贡献张宇 引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开创的经济学说,这一学说在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一是资本主义部分或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以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为研究对象,基本理论来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源和基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运动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 11 2024-05
    关于大历史观的理论思考 关于大历史观的理论思考刘书林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当代体现。大历史观是指导我们观察当代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总结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规律,从而认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大趋势、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有力思想武器。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和牢牢掌握大历史观,是胜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迫切需要。一、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厚底蕴2023年6月30日,...
  • 09 2024-05
    人工智能通用化及其实现途径 人工智能通用化及其实现途径王天恩摘 要:以ChatGPT为标志,大型语言模型的发展更清晰地呈现出迄今人工智能发展的两个层次:人类知识层次人工智能和信息编码层次人工智能。作为信息编码层次人工智能,ChatGPT既意味着大数据纳入人类语境及机器学习数字化深耕的范式成功,也意味着自然语言机器理解的战略退避;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深及自然语言的人机大数据软融合阶段,其通用性与人工智能通用化的关系具有不可通约性。唯有在作为感受性关系的信息深处,...
  • 06 2024-05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文明危机及其批判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文明危机及其批判孟献丽 李振国  现代化没有止境。资本主义现代化以工业革命、民主革命为主导,以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市场和分权或集权政治体制为基本特征,覆盖了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方方面面。现代化过程是文明转变过程。福泽谕吉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以文明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创造的资本主义文明,囊括了人类以资本主义方式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进行改造所产生的一切文明成果。然而,...
  • 06 2024-05
    美国新一轮社会主义思潮评析 美国新一轮社会主义思潮评析高建明  伯尼·桑德斯2016年和2020年的竞选活动证明了社会主义在美国的生机。2016年以来,美国的民主社会主义者、后马克思主义者、传统马克思主义者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推出了新的社会主义方案——自由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社会民主主义,美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则有针对性地阐发了新无政府主义的方案。各种方案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共同构成了美国的新一轮社会主义思潮。  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相互竞争的三大意识形态。...
  • 26 2024-04
    为推进党的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为推进党的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纪律保证曲青山纪律是党的生命线,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和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原因所在。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对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证全党政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
  • 19 2024-04
    刘勇 项楠:数字资本二重性及其社会主义扬抑之策 “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数字经济时代,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充分发挥资本,特别是数字资本的力量。“必须深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马克思虽未直接探究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如何处理资本,但在政治经济学视域中深刻揭示了资本发展的一般规律,...
  • 15 2024-04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徐 明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
  • 11 2024-04
    正确认识毛泽东领导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艰辛探索和伟大成就 正确认识毛泽东领导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艰辛探索和伟大成就——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李慎明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 11 2024-04
    新形势下着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意识形态是直接表征社会的政治结构,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着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找准路径。 一、认清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吹响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集结号,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续写新时代奋斗精神,坚定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反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和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显著增强。...
  • 03 2024-04
    毛泽东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及其时代启示 毛泽东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及其时代启示汤建军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真经”,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理论法宝。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持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一条植根中国实际、符合人民意愿、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强调要以苏联模式为鉴,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领导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尝试,...
  • 01 2024-04
    机器伦理的哲学基础、基本特征与实现方法 机器伦理的哲学基础、基本特征与实现方法廖备水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系统自主决策能力的不断提升,如何赋予智能体的决策以足够伦理考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挑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途径是建立机器伦理,即将人类伦理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嵌入人工智能系统,使其具备伦理对齐能力。机器伦理建立在人类伦理的基础上,但具有与人类伦理不同的基本特征。首先,当前的智能机器尚无现实主义意义上的主体性和体验性,表现为在伦理决策方面的弱主体性。...
  • 01 2024-04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丰子义摘 要: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既要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又要加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以夯实其理论基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就其基本内容而言,包括两大层次:一是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二是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具体理论。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主要是通过现代社会的剖析形成的。马克思研究现代社会发展有其独特的方法论,主要体现为总体性方法、...
  • 28 2024-03
    从批判到建构:社会主义数字文化的生成路径研究 从批判到建构:社会主义数字文化的生成路径研究周绍东 武天森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正是从上层建筑的高度勾勒出社会主义文化的未来发展图景,其所隐含的前提便是文化与文明之间紧密的内在关联。这种关联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界定方式:其一,文化与文明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
  • 25 2024-03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实质、危机和替代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实质、危机和替代——大卫·莱恩最新演讲评析朝龙 邵显越  2023年5月24日至26日,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社会学系荣休教授、伊曼纽尔学院名誉研究员大卫·莱恩(David Lane)分别以“资本主义:从古典到多样”“新自由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作为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为题,在北京大学做了几场高质量的专题讲座。文中引述的大卫·莱恩的观点及相关例证,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其2023年5月24日至26日的讲座内容。...
  • 25 2024-03
    食利资本主义中的阶级、资产和工作 食利资本主义中的阶级、资产和工作克里斯托弗斯  马克思、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和西方主流经济学达成一致的地方并不多,但其中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关于租金(rent)的看法。对于上述三者而言,租金都代表着资本主义中边缘的、残余的或短暂的现象。当然,马克思强调土地形式的食利主义(rentierism),因此将食利者视为封建主义的残余。但让马克思感到困惑的是,在19世纪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土地食利者并未消失,...
共1662条 首页上页1...7891011...84下页尾页

Copyright 2023 ©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0号

邮编:430065 鄂ICP备05003334-1

设计支持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微信扫码二维码
武科大马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