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何怀远
马克思主义已经走过170多年的发展进程,最近的几十年间,无论是理论逻辑还是实践逻辑,这条历史长河的主干越来越汇聚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形态,不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成就、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在其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资本主义的重大变化使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对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产生了严重分歧,对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的理解出现了重大分歧,以致形成了不同的主张和派别。19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阶级矛盾尖锐冲突的时期,到了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获得了稳定发展,阶级矛盾出现了缓和,资产阶级民主有了重大发展。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右派,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阶级矛盾的缓和,以及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给无产阶级参政带来的希望,于是主张走议会道路,争取“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由此,他们主张从根本上修正马克思主义或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这一理论被德国社会民主党继承下来,西欧历史上后来出现的所谓“第三条道路”等民主社会主义,都是这一思想传统的实践结果。但这些实践的结果是,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和平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以列宁、卢森堡等为代表的左派,坚决反对修正主义,主张无产阶级以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虽然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在第二国际几个主要党派占据了上风,但第一个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是列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之后,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曲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充分证明,中国不但在世界上把社会主义的旗帜举住了、举稳了,而且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崭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和强劲发展势头面前,“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不攻自破,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面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苍白无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上,作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的重大贡献,推动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怎样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昭示了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法论
所谓“理论逻辑”,就是事物发展的理论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就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明确社会主义该做什么、怎么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保证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实践的理论自觉和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2页)理论逻辑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规律和理想形态。所谓“历史逻辑”,就是由历史条件决定的历史演进与人基于这种特定历史条件的社会行动的必然性。每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不同时代都面临着特定的时代条件,特定的世情、国情、党情,决定和制约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可能性”,即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是社会主义道路上最根本的唯物论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愿望;二是要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我国的改革开放,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重要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两个没有变”,要求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理论逻辑”揭示的是“有理”,即有科学根据,“历史逻辑”揭示的是“有效”,即有实践成效。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就是要寻求具体的社会实践既要“有理”,又要“有效”,实现“有理”与“有效”的统一。不是任何科学、正确、有理的理论在实践上都能取得应有效果,如果实现科学理论的条件不具备,结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最根本智慧就在于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各自国家的历史逻辑统一起来,具体地、历史地研究探索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面对特定的世情、国情、党情,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原则可以变成现实、哪些原则一时还不能变成现实;那些可以实现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应当采取什么方式、什么进程来实现。如果过于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而忽视时代、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或“左”的错误,欲速则不达;如果过于强调历史逻辑而忽视理论逻辑,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或右的错误,走上离经叛道的错误道路。“左”的错误和右的错误都会损害甚至葬送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把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革命的理论逻辑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历史逻辑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革命、战争、政党、军队理论,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统一起来,成功创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赎买模式;在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全面地、系统地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统一起来,通过揭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推进到新时代。
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成功书写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篇章
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揭露资本主义矛盾、批判资本主义弊端中建立的,因此它有一个重要特点:着重从社会关系性质上论证和界定未来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的设想:在经济关系上,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阶级剥削和社会压迫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及其弊端的根源,未来的社会主义必须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资本无限谋利的自由是不容干预的,资本主义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法摆脱周期性经济危机,未来的社会主义要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按资分配的资本主义原则,形成劳动面前的不公平,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并加剧经济危机,未来的社会主义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政治关系上,资本对国家采取的是一种利用关系,既要排斥国家对资本的干预,按照资本的要求限制国家权力,同时又要国家在资本受到外在力量挑战时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因而使资本主义国家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实质上是地地道道的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未来的社会主义,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人人都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人人也因而成为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人民管理国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通过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而走向国家的消亡,过去具有阶级压迫职能的国家变成纯粹的社会生活管理机构。
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社会主义是在改造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广泛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有一个重要前提,这就是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
根据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俄国、中国、印度等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虽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在帝国主义统治相对薄弱的链条上,有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是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要战胜资本主义世界的围剿,充分显现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更艰巨的发展任务。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能够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在这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有过经验教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在于: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前工业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而这时的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正在迈向后工业社会。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都必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一基础性问题。走过一段历史弯路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经济优先发展,补齐“经济短板”,为其他问题的解决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较好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应当说,经济的优先,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急切任务。推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必然,也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历史必然。
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同时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指导、评价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念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应当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既需要有科学理念的先导,也需要正确价值标准的过程性、结果性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读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5页)党中央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既立足当代中国实际,鲜明突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境界作出了新的创造性回答,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又把握世界发展潮流,聚焦国际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世界经济走出低迷困局提出了“中国方案”、“社会主义方案”。
四、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理论推向新境界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使命和政治生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党、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其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其二,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把党的领导升华到社会制度层面,不仅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而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高度,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其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但这种选择不是一劳永逸的。党必须始终以自己的先进性、纯洁性引领社会,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和信任。必须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让权力始终为人民服务,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发展思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使社会主义国家真正成为人民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使社会主义社会真正成为人民的社会;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社会主义价值观真正成为人民的价值观。
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具有法律保障,成为国家意志。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也是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和保障。中国共产党把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不少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通过革命取得了政权,却没能顺应现代社会的法治规律,最终丧失了党的执政地位,同时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推向新境界。
五、在多种文化、多种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民族共处同一时空的世界,人类未来道路如何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找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导实践的新形态
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根本弊端进行克服的结果,因而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全新社会形态。由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改造资本主义制度或旧的社会制度得以建立的,于是就形成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对立。这种对立曾经使世界分裂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历史证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完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创造美好未来。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58页)秉承这一理念,中国共产党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此,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一主张落实到国与国之间的国际交往实践中,书写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新篇章。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在商品交换形成的世界市场中,人类命运无奈地被捆绑在资本扩张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根据经济全球化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多种社会制度、多种文化并存的局面,致力于让世界从单纯的、谋利性的世界市场走向多元的、平等交往的国际社会,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形态问题上,实现了从分析世界市场到塑造国际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的新阶段。
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世界市场的交换主体、交往主体、利益主体主要是阶级,主角是资产阶级,实质是资本关系。阶级关系国际化是交往共同体扩大的实质。作为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形态的国际社会,其交往主体的代表者是主权国家。国家主权与统治阶级的权利有着直接的、天然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阶级、个人、集团国际交往的安全和权益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交往主体问题上,实现了从揭露资本主体到尊重国家主权的新思路。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资本扩张过程中的文明霸凌和军事对抗,揭示了人类面临的极为尖锐的难题:在迈向未来理想世界的漫长过程中,人类该如何摆脱资本霸权、告别战争,实现共同发展?不同文明包容互鉴是破解这一历史难题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智慧。中国共产党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主张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这就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之路问题上,实现了从揭露文明霸凌到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新主张。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作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少将)
来源:《红旗文稿》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