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讲稿)

发布时间:2011-11-07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主讲人:张英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个事关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入认识、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对世界局势的科学判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

(一)社会和社会建设

1.社会的涵义

通常讲,社会(society)是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有机体,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在社会学里,“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社会”指与“自然”相对的“社会”,即与宇宙、万物相对的人所创造出来的一切,如宗教、道德、法律、制度、政治、经济以及狭义社会等。狭义社会是关于复合的人聚集状态的概念,像家庭、企业、学校、村落、城市、农村等就是狭义社会的例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曾作过多方面的论述。马克思认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按马克思的观点,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是以人为中心的,但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关系的统一。

我们认为,社会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纽带、以有目的的生产活动为基础、具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和特定地理空间的有组织的系统。社会是一个大系统,但它是可以分层次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宏观层次上,泛指以人为中心的整个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社会制度大都是在“大社会”这一意义上说的。这里的“大社会”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等多个子系统。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体”就是指大社会,不可能存在一种没有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

第二,中观层次上,指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的概念。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保障、社会流动、社会政策、社会组织、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社会控制、社会整合等均是从中观层次上即“中社会”这一角度说的。我们所说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时,这里的社会就是“中社会”。我们讲社会建设,就是从这一层面讲的。

第三,微观层次上,对应于社会学中的狭义社会,即作为复合的人的聚集状态,主要指某一区域的社会,如农村社会、城市社会、社区、街道、学校、家庭,我们视之为“小社会”。我们讲社会建设,也包括这一层面的内容。

2.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建设,内在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外延是一致的。狭义的社会建设,则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讲的社会建设,是狭义的社会建设,具体地讲,主要是指社会事业建设、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社会管理等等。

(1)社会事业建设

(2)社会制度建设

(3)社会管理体制建设

(4)社会结构建设

(5)社会整合机制建设

(6)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

社会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每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但是,从现阶段来讲,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这不仅因为当前民生问题比较突出,着力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是因为改善民生本身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长远的意义。

(二)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理解和把握“和谐社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谐社会是一种状态,是一个美好的蓝图,而不是社会形态。既然是一种状态,它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也可以体现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因此,和谐社会有传统的和谐社会和现代的和谐社会之分。只不过传统的和谐社会水平低下,缺少公平与正义,缺少民主与法制。

第二,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谓和谐,“和而不同”才能和谐。和谐社会的美妙不在于“无差别”或“无矛盾”,而恰恰在于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

第三,和谐社会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社会是以牺牲社会的活力为代价的。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基本内涵及要求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这是其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得以形成和巩固的基础,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个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坚持并实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之一。

社会公平的主要内涵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不同社会群体对它有不同的侧重。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社会活力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增长的保证,离开了社会活力一切便会变得僵化,构造和谐社会便失去支撑。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认识的新境界。

(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和要求的注意事项: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建设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技术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二、我国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目前我国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关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社会阶层关系矛盾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等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问题增多;社会心理失衡等。

(一)问题一:教育不公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为先。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教育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应看到我国教育不公问题仍很严重。教育不公,是近年来我国群众反应极为强烈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

1.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

有专家指出,目前中国教育起码存在着十大不公平,如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区域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等等。

(1)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

(2)区域教育之间的不公平

(3)学校教育之间的不公平

(4)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教育的不公平

2.教育不公平产生的主要原因

(1)教育投入不足的制约。尽管近年来教育投入大幅增长,但是与教育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偏低,尚未达到4%的目标。这制约了教育条件的改善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美国5.6%,韩国4.7%)

(2)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限制。目前,城市和发达地区集中了大多数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则相对稀缺。即便在同一城市,不同学校占有的资源也存在巨大差距。虽然国家已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但很多地方名校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加剧着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3)制度改革滞后的掣肘。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一些不利于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一些促进教育公平的机制还未建立。例如,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缺少同一标准;教师合理流动制度、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还不完善;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造成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更加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都希望孩子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造成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凸显,使教育公平问题更加突出。

(二)问题二:就业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

1.就业压力

(1)劳动力供给压力空前加大。

(2)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大,结构性矛盾突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13万,2008年为559万,2009年为611万,2010年为630万人,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艰巨。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增长1.9%,其中外出务工14533万人,在本乡镇从业84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稳定增长态势。

(4)再就业工作面临新的任务,特别是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妥善解决;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又会产生新的失业。此外,中西部地区还有一大批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目标任务仍将十分艰巨。

(5)产能过剩、经济波动和贸易摩擦引发的就业风险增加。由投资过快增长、结构不合理引发的产能过剩以及能源、纺织、房地产、汽车等行业供求关系的变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对就业增长产生影响;国际贸易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将更加显著。

总之,我国面临着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出现的三峰叠加局面,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劳动者总体素质不能适应就业需要的主要矛盾继续存在。

2.就业压力大的原因

1.劳动力供大于求。“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5700万就业人口,接近法国人口总数。“十二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历史最高峰,为9.97亿。城镇平均每年需就业劳动力约为2500万人,岗位缺口每年将在1300万以上。此外,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转移就业约800-900万人。“十二五”期间,我国需就业劳动力比“十一五”期间每年多出100万。可以说就业压力是长期的。

2.供需错位。即存在供需不对接的矛盾,一边是有人没事干,一边是有事没人干;一边是有事不会做,一边是有事不愿做。

3.服务不完善。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还不发达,中介组织不规范,信息渠道不通畅,一方面很多岗位“虚席以待”,另一方面很多劳动者“求职无门”。就业指导和培训不到位,使劳动者求职能力和职业技能难以提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4.政策不健全。由于户籍、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壁垒还没完全打破,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各种不合理的“土政策”、潜在的就业歧视、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等,抬高了就业门槛,限制了劳动者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动,造成部分劳动者难以就业。

(三)问题三:收入差距扩大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主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形成和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国分配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

(1)基尼系数突破国际警戒线

2000年就突破,达到0.417,目前已超过0.45

2000年至2005年5年间,城镇居民中10%最高收入组与10%最低收入组的收入之比从4.6倍上升到9.2倍。

(2)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几年都在3.2倍以上。

(3)行业收入差距大

电力、电信、金融、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

2. 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1)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差距。(城乡二元结构)

(2)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扩大收入差距。一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户非农收入的增加,是导致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随着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相应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收入差距扩大的倾向。三是随着生产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财产,财产的积累效应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对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格局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使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4)体制的不完善为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提供了土壤。

(5)政策的不完善、不配套,以及某些特殊的政策因素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6)再分配手段不完善也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财政体制不完善,财政转移支付能力不强,难以给贫困地区更有力的财政支持。税收体制不合理,在征收管理上又存在很多漏洞,没有充分发挥其调节收入差距的应有作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保障措施不配套,保障水平低。

(四)问题四:城市病

所谓城市病,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或实现城市化后,城市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经济、心理、环境等病态现象的总称。

1.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是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的状况。

(2)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人们的社会需求。

(3)社会治安与稳定存在隐患。快速城市化造就了数量越来越多的由陌生人组成的城市社区,社区居民之间普遍缺乏畅通的互动渠道,基层社会管理力量薄弱,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常常出现矛盾纠纷,却缺乏有效的化解途径。同时,城市化进程中的旧城改造涉及众多主体的利益格局调整、原有居民的安置补偿等,容易引发矛盾纠纷。

(4)社会排斥问题。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等现实原因造成农民工很难享受基本公共服务,难以参与城市公共生活,特别是随着90后等新一代农民工的出现,劳资矛盾和农民工维权事件将逐渐增多;

(5)人际关系冷漠,社会心理失衡

(6)城市新贫困人口大量出现,利益分化加剧,潜在矛盾增加。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个因失业、下岗、患病、残疾、孤寡等而形成的城市生活困难群体,他们居住的老旧小区、平房区,危旧房多,卫生条件差,市政基础设施缺乏,公共服务匮乏,社会管理薄弱。

2.城市病产生的原因

一是资源过度集中。中国的资源配置都是跟政治权力走的,政治权力集中造成了资源和利益的集中,然后跟着是人口的集中,大城市往往具有比中小城市更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更大的市场、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因而具有不可抗拒的集聚功能和高度的竞争性、流动性、扩张性。人、财、物等生产要素不断向大城市集聚,必然导致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交通拥堵、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城市病”随之产生。资源过度集中直接后果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再无法负荷过多人口。

二是城市规划不合理。

三是公共设施跟不上,医院、学校、垃圾处理场等设置跟不上城市和人口扩张速度。“看病排号,上学排队,商场上厕所都得等几分钟,谁能舒服呢?”

四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

(五)问题五:社会心理失衡

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状况的反映,可以说它是和谐社会的传感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社会变革以来,30余年,不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社会心理也经历了重大的变迁。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心理状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社会心理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困扰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1.主要表现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对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社会地位的变动,一些公众产生了心理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心理焦虑,包括对社会环境变动的焦虑、对个人发展和收入的焦虑、对社会安全及生活保障的焦虑等。

二是情绪受挫,包括工作挫折、生活挫折、社会挫折等引起的不良情绪;

三是不公平感,主要是在比较中觉得自己的所得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不公平感。

这些心理失衡问题容易使人们对社会产生失望、怀疑和抵触情绪甚至怨恨心态,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消极因素。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2.社会心理失衡的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这种转型带来了经济结构、阶级阶层结构、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不和谐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和谐,造成了社会心理失衡的状况。

(1)利益分配格局变化影响社会心理的变化

(2)大量“潜规则”的存在引发了社会心理失衡

(3)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异导致社会心理失衡

(4)社会怨恨结构日益形成是社会心理失衡的重要结构性因素

三、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一)加强制度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近年来,在两会前夕一些网站开展的“你最关心的话题”调查中,社会公正问题总是位居前列;在一些引起广泛关注的“炫富”与“仇富”、“炫权”与“仇官”事件中,背后的症结往往也被归结到社会公正问题上。可以说,当前社会上的许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都不同程度地与社会公正问题联系在一起。妥善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已成为我国在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1.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社会公平的主要内涵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

(1)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含义:

其一,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能够得到维护和满足。

其二,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发展条件能够得到保证。

其三,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和发展能力能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地得以提升。

(2)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

即“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2.社会公正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1)制定和实施系统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是指以社会公正为理念依据,以解决社会问题、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主要目的,以更加的立法和新政干预为主要途径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的行为准则、法令、条例的总称。

社会政策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救助,救灾,社会保险,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就业,妇女儿童保护,性别平等,种族(民族)平等,老年人权益,房屋住宅,劳资关系,劳动者工作保护条件,人口政策,婚姻家庭保护,残疾人福利保障,孤儿抚养,退伍军人优抚与安置,最低小时工资和最高工时保障,职业训练,义务教育的政策,等等。

(2)建立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初级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低水准、广覆盖、有实效,其指标不一定面面俱到,但主要指标应当具备。

(3)建立一个橄榄型的社会分配结构

(4)确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

符合以下3条理由可以称之为公共投入的合理安排了

一是,公共投入的主要目的是要满足民众的需要;

二是,满足民众不同层面的需要;

三是,公共投入对于民众不同层面需求的满足应当是由低到高梯度性地进行。

(二)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努力化解社会矛盾

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利益冲突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所以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很重要。

1.我国现阶段利益关系的基本特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忽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利益差别存在和利益分配形式多样化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漠视个人利益,不重视劳动者的利益需求,在利益分配上搞平均主义,严重压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过去那种大一统的一元利益结构逐步瓦解,利益主体趋于多元,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四化”特征:

(1)利益来源多样化

(2)利益主体多元化

(3)利益差别扩大化

(4)利益矛盾复杂化

2.统筹协调利益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统筹协调利益关系的重点,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明确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健全和完善利益协调的各种机制,在实践中注意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国家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好发展能力强的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的群体之间、改革发展中得益较多的群体与得益较少的群体之间、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之间以及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等等。

(1)明确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

第一,明确利益协调的导向,即,以社会公正作为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人们树立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利益获取观念。

第二,规范获取利益的行为。主要通过法制建设,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合法合理的社会环境;同时通过加强社会道德建设,不断增强人们自身内在约束力。

第三,实现利益共享的目的。

(2)推进民主建设,为利益协调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

(3)健全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主要是指社会在其系统变化过程中协调不同利益主体间相互关系的组织、制度和发挥其功能的作用方式。

我国现阶段需要健全和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包括:

第一,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第二,利益分配调节机制

第三,利益矛盾调处机制

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组织经常性排查工作,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对不稳定因素,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督促检查,限期解决问题。

要完善矛盾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防止在利益获取过程中的钱权交易等违法行为,减少社会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要充分发挥调节工作在化解利益矛盾中的作用。

第四,基本权益保障机制

要着重解决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政府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为增进公共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依法对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实施管理和服务的活动; 一类是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主要是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行为的活动。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存在五大问题。首先,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确立;第二,管理的体制、格局与现在快速流动的社会、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高度复杂化的利益结构和人民的多元化的要求不相适应;第三,在机制上,特别是在维护群众利益、协调利益关系,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矛盾纠纷调处的机制上有很多缺陷;第四,管理方式上,不太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第五,在管理载体上有很大缺陷。

1.创新社会管理须把握八大领域新特点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切实把握社会管理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形成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具体来看,创新社会管理需要注重把握以下八大领域新特点:

(1)社会需求多样化使社会公共事务急剧增长

(2)社会组织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创新管理体制

(3)应对社群阶层分化须提供新的社会联系机制

(4)人口流动和人户分离凸显出行政管理局限性

(5)老龄化趋势构成社会公共服务的巨大压力

(6)国际化的高度开放性带来新的公共安全风险

(7)网络虚拟世界和匿名交往引发社会传播新困扰

(8)价值取向多元化带来社会认同与社会整合新挑战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举措

(1)完善社会管理的格局,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形成和完善党委总揽全局、政府负责实施、社会各方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我国不能走把管理权力都集中到政府、政府包管一切社会事务的老路,也不可能走一些西方国家倡导的完全依赖民间组织发育社会的道路。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加快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引导和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建立一批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社会企业”,发展壮大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把社区改造成新的社会管理基础。要特别注重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行业协会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机构有自下而上的完备组织系统,有一支具有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工作经验的人才队伍,它们不仅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且能够在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2)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协调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以及特殊群体的特殊利益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要妥善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处理好维护群众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既不能以“维稳”的名义压制群众“维权”的诉求,也不能以“维权”的名义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

(3)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把城乡社区建设成社会管理新的基础

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要特别注意发挥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社区是居民自治组织,但同时也肩负着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任务。要使社区工作逐步专门化和专业化,建立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新机制。要妥善规范社区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形成我国基层基础建设的合力。

(4)发展专业化的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我们要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力培养和发展经济管理人才队伍那样,大力培养和发展社会管理人才队伍。要把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联系起来,寓社会管理于社会服务之中,在社会服务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管理。

(5)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注重防范新型社会风险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政府和民众的应急应对能力,普及公共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抵御和治理新型社会风险的能力,完善公共安全领域的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

(6)抓住当前的突出矛盾,有步骤地解决一批历史遗留的社会问题

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制度不衔接、不完善等原因,也由于我们急于发展而社会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原因,积累了一些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如部分改制企业职工的补偿费用拖欠问题、部分集体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部分企业离退休人员工资水平过低问题、部分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问题、部分转退军人的妥善安置问题,等等。随着我国财政状况的转好,我国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我们要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下决心用十年的时间逐步解决这些历史遗留的社会问题,切忌抱有在发展过程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严防社会问题的积累留下爆发的隐患。

(7)发展壮大社会组织,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在社会管理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要通过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8)完善社会管理的法律体系建设,强化社会管理中的依法治理

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把社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的需要,加快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步伐,特别是完善劳动关系纠纷、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社会治安、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中的依法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9)加强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管理的软实力

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硬实力建设,也要注重软实力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主法治、和谐正义、共同富裕等方面的价值建设,更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完善与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相配合的道德秩序、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要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基本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的传统道德、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和互助友爱的家庭美德。发挥道德规范和道德舆论在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欺骗欺诈、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行为方面的作用,形成鼓励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乐于奉献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和机制

3.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了回应社会基本公共需求,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稳定,保护公民基本生存权与基础性的发展权,运用手中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基本公共服务,既包括与民生问题相关的纯公共服务(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也包括一般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如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关系到基本生存权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最低住房保障、社会救济、生态环境治理、社会治安、国防安全等;关系到基本健康权的基本医疗卫生;关系到基本能力基础性发展权的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等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较广,具体包括个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针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从制度安排着手:

(1)健全和完善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要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

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要加强对转移支付的管理和监督。

要建立健全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2)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要改革户籍制度,还原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

要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要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探索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

(3)健全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机制

事权是指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责。财权则是指某一层级政府获得财政收入、确定财政支出的权力。

应当明确各级政府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分工。

应当改变事权和公共服务责任向下移动,财权向上移动的状况,确保各级政府职责分工与其财力、能力相匹配。

应当不断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四)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建设和谐文化,其根本任务是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和谐的肯定评价和相应的奖惩褒贬,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以指导和约束各种社会行为。

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为根本,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加以推进。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处理好一些重要关系:一是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的“一元与多元”关系问题。我们要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先进文化,在国内,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导下的社会文化和谐,在国际上,不断增强和扩大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影响。二是文化建设的两大基本形式——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问题。要正确把握先进文化的本质内容及其前进方向,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和谐发展。三是文化发展的两大环节——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的关系问题。要使优秀文化真正成文化的引导,帮助大众文化不断提升到新的境界,以造就“文化生产与消费积极互动、雅文化引导俗文化上升、和谐发展”的良性机制。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和谐是从全局出发,从事物的整体入手,这个整体就是全球意识,从全球的角度出发,看待存在的问题,确定政策。二是长远性原则。和谐的实现要从长计议,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维护生态平衡,寻求人口与资源的平衡,寻求基本生活资料的良性循环。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人口与环境、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实现长远和谐的局面。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我们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如何全面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我国目前存在哪些不和谐因素?如何看待?

6. 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举措有哪些?

上一条:李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讲稿) 下一条:唐忠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讲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