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讲稿)

发布时间:2011-11-07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主讲人:唐忠义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动力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营造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宿感。绵延5000年而不中断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也是维系民族复兴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规则、秩序、理念和信仰,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悠远、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深藏于在中华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进程之中。

中华文化的形成与演进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一)从春秋至秦汉的儒家主流文化形成阶段

(自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经《荀子》、《吕氏春秋》、《淮南鸿烈》,至董仲舒《春秋繁露》整合为“天人感应神学”。)

先秦时代,旧秩序和旧制度走向衰落,新秩序和新制度开始构建,空前的社会变革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空前活跃和繁荣。儒、道、墨、法、名等诸多文化流派纷纷出现,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多元文化格局。

秦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中华文化实现了第一次大整合。秦独用法家,建立统一专制帝国,但至二世而亡。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从诸子百家中上升为帝国的统治性学说,也使得中华文化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道、法各派为支流”的发展模式。从此时,儒学正式开始意识形态化,经不断创新发展,其所推出的一套规则、秩序、理念和信仰逐形成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价值。如:“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天下大同”、“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忠孝仁爱”、“崇德重义”的伦理观念;“忠君报国”“建功立业”(三立)的入世态度,等等。

秦汉时代,中华文化的框架体系及价值取向初步形成。

(二)自魏晋玄学,经三教互补,至宋明“理学”的儒家文化成熟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国家分裂、政治动荡、战乱频仍,使人深感生死无常、人生短苦;另一方面,发源于印度、将希望寄托于来世的佛教在公元1世纪左右传入中国。中外文化首次相遇,加之残酷的社会政治现实,使得各种及时行乐、消极遁世、追求精神超脱的思想和言行大量萌生。其中著名者,如“竹林七贤”的狂放不羁、以酒解忧;陶渊明的弃官归隐、采菊东篱;士族名流的清谈玄学、不问国事,等等,形成了后来被称作“魏晋风度”的文化现象。这种以“避世、无为、超脱”为价值取向的文化主张,虽然不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但它作为一支重要的支脉,与主张“入世、有为、进取”的儒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双重文化品格,使传统中华文化具备了“儒道互补”的典型特征。

隋唐时代是中华帝国的鼎盛时代,也是中华文化光芒万丈、影响力广被四海的时期。中华文化以高度的成就和自信敞开胸怀,海纳百川,包容四海。“开放、多元、活跃、进取”,成为这一时期中华文化的总体特点。

宋明时期,中华文化成功整合儒道释三教,发展出新的儒家思想体系——宋明理学。这一转化伴随着人的“本体论”的确立,强调人们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内在伦理道德的追求,体现了人的进一步觉醒和人与社会的进一步统一。北宋大儒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尊为儒学精粹和儒者(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以此为理想追求的儒者,胸怀匡扶天下、普济众生的使命和抱负,追求“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人格和气节,为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千古绝唱,也留下了无数以生命践行理想,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的不朽事迹。

至此,中华文化进入了其发展的成熟和鼎盛时期。

(三)鸦片战争以来儒家文化被彻底改造、中华文化由衰败到复兴的阶段

(自鸦片战争、中西文化碰撞,至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经与我国国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晚清以来,高度成熟又缺乏突破的中华文化和中华帝国同时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西潮冲击下,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枝叶颓败、花果飘零、九死一生。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也给中国带来了“坚船利炮”、“议会总统”以及“物竞天择|”、“民主科学”等全新的价值观念。面对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中华文化实现自我更新成为必然选择。当然,选择、蜕变的过程是痛苦的,大体经历了4各阶段:

1. 洋务运动时期的“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一时期,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两种,即“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此二论流行时间大体相同,提倡者也大体为同一批人,包括鼎鼎大名的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如梁启超特意作《古议院考》以证明西方的宪法和议会制度在中国也是“古已有之”。孙中山也说过欧洲各种新文化新学说“都是我们中国几千年以前的东西”——见《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1页。)

2. 戊戌变法时期的“中西贯通”

洋务运动的失败(以甲午战争失败为标志)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只从技术和物质层面向西方学习,根本无法达到“自强”的目的。中华要自强复兴,还必须学习西方的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戊戌维新运动便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维新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即“中西贯通”,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采西人之意,行中国之法;采西人之法,行中国之意。”要“中西并重,观其会通,无得偏废”。

至于如何使中西贯通?康有为们的做法其实依然没有摆脱“中体西用”的窠臼。譬如:康有为以今文经学和(孔子)托古改制为中学的主要内容,以民权和君主立宪为西学的主要内容,生硬地将民权和君主立宪的西学塞进今文经学的微言大义和所谓的“孔子改制”里面去。这种“会通”不仅十分牵强,实践也不成功。

当然,实践没有成功,原因是多负面的。比如倡导“中西贯通”,在当时的阻力就十分强大。此论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次将西学与中学置于平等的地位,为今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我更新和发展扫除了一些观念上的障碍。

3.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烈反传统”和“中西互补论”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实现了共和。但从袁世凯到张勋,封建帝制的阴影挥之不去。皇帝没有了,皇权思想仍在。袁世凯死后,中国又陷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洋务运动失败了、维新变法失败了、政治革命事实上又失败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人们的反思中,一场旨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这一时期,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主要有三派意见:

一是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激烈反传统派”。他们喊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在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完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

陈独秀等人对旧文化的激烈批判,遭到了两种保守势力的反对:一派是以林纾、辜鸿铭等传统保守主义者,其思想缺乏新意;另一派是已杜亚泉(伧父)、梁启超、梁漱溟等人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他们反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彻底批判,相反,要求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他们认为,西方虽然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但也养成了贪欲和功利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强权主义、奋斗主义、活动主义、精力主义、张而大之为帝国主义、军事主义”乃至“战争主义”;造成了贫富不均、人情淡薄、风俗败坏等社会弊病。其思想理论主张可概括为“中西互补论”,强调要以“中”补“西”,以中国的精神文明补西方的物质文明。话虽如此,“东方文化派”事实上还是回到了“中体西用”的老路上去了。

这一时期,在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交锋中,在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中,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致力于建设和发展既继承中国文化优良传统,又吸收利用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华文化开始按照自己的主动选择推陈出新,不断走向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实践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任务,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推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开创了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取得一些认识和实践成果,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文化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我们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指针。

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理论武装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不断深入人心,增强了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自觉性。

我们坚持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形成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二)文化凝结着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坚持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的内核,规定着文化的性质。有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选择。我们党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努力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三) 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事业、产业两大形态——我们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中共十六大以来,我们顺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把文化区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强调两手抓、两加强。实践中,我们对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有了进一步界定。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政府与市场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能,形成了用不同思路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办法。

在发展文化事业上,我们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 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我们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完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 繁荣文化市场,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2004 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 15%以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四) 文化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依靠力量在于人民——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是一个重要特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五) 文化发展的动力来自改革——我们坚持不懈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改革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推进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我们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步伐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 在微观运行机制上,一方面,围绕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努力提高文化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围绕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不断增强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

(六)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我们坚持创新文化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切实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活力。

我们在推进文化创新实践中,坚持继承弘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坚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广泛吸纳融汇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坚持重视现代科技手段,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文化工作者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努力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七)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心灵沟通的桥梁——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不断增进各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

我们立足于加深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多角度展示中华文化,展示当代中国的文明进步。我们适应国际社会研究中国文化兴趣增长的新形势注意办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推出中国艺术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活动,让更多外国民众感受中华文化。我们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加强青少年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向广度深度扩展。2009 年底,我国已同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文化交流关系,同 140 多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 个年度文化交流计划。

三、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如前所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一)把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1. 积极推进出版发行、电影、演艺、广电网络等领域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对此,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2. 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

要按照“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要求,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基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

3. 稳步推进新闻媒体的相关改革。

要做大做强主流媒体,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事业发展能力和传播能力。

4. 继续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要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积极推进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5. 把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作为改革的重要任务,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不断提高文化发展效益,增强文化发展后劲。

要把促进繁荣发展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加强引导、有效激励,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二)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对策

1.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必须得到保障的基本文化权益。因此,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主要靠市场来满足。

2. 正确认识“两种属性”、“两个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既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也有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的商品属性、产业属性、经济属性。在 “两种属性”中,意识形态属性是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商品、产业、经济属性是文化产品的普遍性。不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都要突出以文化人的功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

3. 正确认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在当代中国,主旋律从精神层面上来讲,最根本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实践层面上来讲,最根本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弘扬主旋律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空洞说教;提倡多样化要处理好高雅与通俗、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兼顾大众和小众的需求,高雅艺术形态也要努力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扩大受众面,努力做到雅俗共赏; 通俗艺术形态也要强调思想内涵,追求格调品味,寓教于乐,不降低艺术标准,不低俗媚俗庸俗。

4.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创新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主题,改革创新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推动文化科学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推动文化科学发展,还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并善于把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起来。

5. 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同时,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越来越大。从实践中看,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

因此,要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更加重要的日程,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制造、电信、交通、房地产等产业相融合,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6. 正确认识和处理发挥政府作用与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努力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无论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都要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

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为各类文化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等方面。具体来讲,就是要履行好“公共服务、政策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的职能。

7. 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坚持对外开放,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既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又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借鉴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

要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要鼓励文化企业通过投资、合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使我国文化产品更直接地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建设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影视节目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8. 正确认识和处理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通过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繁荣是目的,管理是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繁荣、一手抓加强管理,在促进繁荣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努力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管理体制。(1)要在恰当运用思想教育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依法管理为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推进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有效解决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2)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向体制要秩序。(3)要通过制定和完善法人、岗位、职业、产品等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健全登记备案、年检制度、加强岗位培训等多种行业监管手段,强化行业自律,推动文化企业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良性发展机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4)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进一步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服务上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真正把管理职责落到实处。(5)要结合地方机构改革,加快推进城市综合文化行政主体改革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切实理顺文化执法体制,解决多头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水平不高的问题,不断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6)要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推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延伸,坚决清除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净化网络文化环境。(7)要推进网吧连锁化、品牌化经营,加强学校电子阅览室和公共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公益性上网场所建设。(8)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不断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执法的长效机制。

9. 正确认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

科技进步与体制机制创新一样,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1)要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敏锐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努力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主动权。(2)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拓展文化发展的新领域。(3)要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4)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和创新体系,切实增强文化传播力和文化感染力。(5)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加快媒体资源特别是音视频媒体资源的整合和融合,积极推动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合并。传统媒体要积极创办新兴媒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6)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 在确保内容服务有效管理和文化安全的基础上,有序推动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相关服务业健康发展。

10. 正确处理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性与培养造就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等新型人才的关系,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人才。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要充分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要牢固树立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拓展人才培养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造就一大批文学创作、影视剧创作与编导、戏曲创作与编导、动漫制作等方面的领军人物,一大批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善于开拓的创新型人才,一大批精通文化工作、懂经营善管理、 具有现代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一大批精通外语、 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规则、善于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的外向型人才,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具有研发能力、能够占据文化科技制高点的科技型人才,构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化工作者队伍。(2)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人尽其才、各展所长的良好局面。(3)要注重发挥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的积极性,在职称评定、培训提高、政府奖励资助等方面一视同仁,努力形成各类文化人才竞相涌现的生动局面。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自觉担负起传播先进文化的历史职责,努力成为德艺双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工作者。

【推荐阅读】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必读)

胡锦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新网

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求是2010(12)

刘云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2010

李向民:《精神经济》,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刘永佶:《经济文化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推荐网站】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网站

网址:http://my.wust.edu.cn/

【课后思考】

1.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如何?

2.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成就有哪些?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什么?

3.关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如何改?

上一条:张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讲稿) 下一条:王晓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讲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