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立时代潮头 发思想先声

发布时间:2022-10-14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立时代潮头 发思想先声

作者:王琎 冀文亚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2日 05版)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

  一次次会议深谋远虑。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凡的战略眼光,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总体设计,提出“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的使命任务。

  一项项行程紧锣密鼓。在北京大学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在中国政法大学了解法学学科体系建设情况,在中国人民大学提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重要论断……行之所至,习近平总书记情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进程。

  一份份文件擘画蓝图。《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等中央文件陆续出台,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明确了任务书、路线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十年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推动“三大体系”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日益牵动着世界的目光。

学科体系:布局合理、底色鲜亮

  新增中共党史党建学、纪检监察学、区域国别学等一级学科,新增应用伦理、数字经济、知识产权等专业学位,正式将交叉学科门类写进学科目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近日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引发社会关注。

  新时代的十年,是新知识倍速更新、新学科层出不穷的十年。

  十年间,新增128种文科类新专业,新设41种小语种专业;面向6大选题领域、22个选题方向设立1011个新文科项目;新增3000余个文理、文工等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点……每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都孕育着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希望。

  新时代的十年,也是学科基础不断夯实、布局日益合理的十年。

  十年间,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基础学科更加扎实,优势重点学科大放异彩,一系列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应运而生,甲骨学、简帛学等冷门学科“新潮”出圈……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融合迭代、不断健全的学科体系,底色始终厚重而鲜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显著特征。

  “马院姓马,在马言马”,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回顾十年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无疑最为亮眼。

  2012年至2021年,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从100余家发展到1440余家,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由37个增至10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由125个增至279个。阵地壮大、人才集聚、成果迭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迎来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的“春天”。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发挥自身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建等学科联动发展,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协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等现象得到有力扭转,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正在形成。

学术体系:植根中国、回应时代

  创造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带领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集体迈入小康社会、在超大规模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每项世界性难题的破解,都有原创性思想理论的助力;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呼唤具有主体性的学术体系。

  一个“划时代的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提供了杰出示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著作的编辑、出版、宣传、研究、译介工作持续加强,引领相关学科学术研究、知识建构、教材编写。

  一种“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自觉,贯穿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始终。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时代同频共振,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增强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和竞争力,为建构中华民族的“学术自我”添砖加瓦。

  十年来,学术理论体系创新发展。基于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等理论建构不断取得新进展;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新发展社会学、历史政治学等研究范式不断涌现。

  十年来,学术研究平台日臻完善。17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相继成立,29家单位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名单,37所全国重点马院建优建强,30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布局建设,中国历史研究院等机构平台组建成立。

  十年来,学术研究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中央围绕科研经费管理、项目评审、人才发展、学术评价等出台举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有序开展,国家社科基金内涵式发展取得新进展,一系列支持和激励政策有效回应学术体系建设诉求。

  十年来,大批优秀成果脱颖而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重大工程深入实施,《马藏》《复兴文库》等文献典籍编纂出版取得阶段性成果。

话语体系:融通中外、引领发展

  这是一个进入动荡变革期的世界。大国之间的制度博弈和价值观较量愈加激烈,谁的思想理论体系引领力强,谁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现实解释力强,谁就拥有更大主动权主导权。面对“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引领时代发展,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十年,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理念、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国际关系等重大问题上提出许多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掀起一场“术语的革命”。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塑造力;国家治理现代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过程人民民主、自我革命等标识性概念,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持续关注。

  曾经,“言必称西方”是不少学者的话语倾向,“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是中国话语的普遍遭遇;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优势、文化优势正转化为理论和话语优势,诸多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方案和主张深度影响国际学术界和海外决策圈。

  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举行,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誉的盛会首次由非欧美国家承办;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哲学盛会首次花落中国……近年来,一系列高水平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相继在中国召开。

  迄今为止,北京大学已连续主办了三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从“马克思主义和人类发展”到“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到“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直面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世界影响力、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

  “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促进人类知识宝库互通共享;“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助力中国学术著作走向世界;越来越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成为国际顶级期刊编委……十年来,中国学术走出去的脚步更加自信而从容。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将大有可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将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激励我们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上一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十年 下一条:全面提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