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评促建】陈希:“非典型”女博士和她的“爆款”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4-15 发布者: 浏览次数:

陈希,女,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湖北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舆情信息基地主任,湖北省政治学会会员。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湖北电视综合频道理论节目《是这个理——“说鼓子”新说》主讲人,仙桃市理论宣讲栏目《仙学仙讲》主讲人,武汉科技大学“百马”宣讲团成员、武汉科技大学思政课教师宣讲团成员、武汉科技大学青年讲师团成员,曾多次赴党政机关、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主题讲座、理论宣讲及最新政策解读活动等。主持、参与省部级项目等十余项,在《求是学刊》《学习与探索》等高水平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获湖北省级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武汉科技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武汉科技大学青教赛一等奖。向中宣部、教育部、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农村厅及地级市主要领导报送咨询报告多篇,所撰报告多次获领导肯定性批示及有关部门综合采纳。

启智润心理念先行,打造“有品”的思政课

当下,很多同学认为,思政课既“没有用”也“不好玩”,引发了思政课“同行”们共同的思考,“如何破除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怎样的思政课才算好的思政课?”。对于这些问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希用一堂堂“爆款”思政课给予了生动回应。“好的思政课必须有正确的教学理念,理念走在行动前”。陈希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问题导向、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理论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及理论在解决问题中的关键作用,也被陈希视作思政课教学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陈希都会将“厘清关键问题—拆解子问题—形成问题链”的思路贯穿备课、授课全过程,并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定期展示思维导图,帮助同学们将教学内容连点成线、串珠成链,电子信息学院2023级学生程志远表示,“陈老师讲的知识点,不是混沌的,而是清晰的,一环扣一环的”。这样的教学理念让同学们在日常和应试中受益匪浅。同时,陈希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在她看来,理工科与文史哲学生在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等方面差异较大。所以,每学期开课前,陈希都会围绕授课对象“做足功课”,动态调整教学节奏与方法。一学期下来,同学们纷纷为陈老师诚意满满的“私人定制”式教学点赞。此外,陈希还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玩“梗”。她认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00后自诞生起就与互联网相伴成长,课堂上适度使用网言网语,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源于独特的教学理念,陈希被同学们称为“非典型”女博士,她的课堂也渐渐成为了有“品味”、具“品格”、成“品牌”的思政课。

巧思嵌入热点实践,打造“有料”的思政课

教学理念的创新需在不断的课堂实践中打磨、完善,要想“渠清如许”,需赖“源头活水”。陈希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不断通过深入调研和梳理时政热点补充教学素材。2023年,陈希入围省社科联组织的“是这个理”项目,该项目以电视节目呈现,首创“社科专家下基层,田间地头释理论”思路。陈希锚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这一理论点,聚焦国家级非遗“公安说鼓子”,讲述基层文化工作者践行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故事。调研过程中,她通过走访、半结构化访谈等方式获得许多宝贵资料,搜集这些资料正是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十章文化专题的课堂教学准备素材。苦心人,天不负。当陈希将团队历时数月拍摄的节目成片《“说鼓子”新说》在课上展示,同学们目不转睛的跟随镜头中老师的脚步探寻鼓声背后非遗传承的“密码”。“随着一个个画面转场,我真正明白了陈老师课上所讲的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不是空话,而是基层文化工作者践行的真理。”机械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黄维佳感触很深地说道。除了日常调研中的挖掘,浩瀚的网络和文本资源也是陈希备课的“富矿”,比如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公众号《浙江宣传》、书籍《一颗文心济时代》等,甚至网游《黑神话:悟空》她也抽时间体验,“这款游戏不简单,创作者正是荆楚大地孕育的英才,用来启发同学们理解文化自信是非常契合的案例!”很多时政热点,她都通过网上“冲浪”第一时间了解并形成观点,力求教学内容准、新、透,力争思政课堂好“料”满满。

数智赋能翻转课堂,打造“有趣”的思政课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数智赋能正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浪潮,陈希也乘势而“行”,尝试在各类教学活动中融入数智元素。在课前导学阶段,陈希依托学习通发布趣味性导学问题及启发式学情问卷。数字化平台的“一键发言”大大降低了同学们的参与难度,既可以帮助学生点燃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需求侧”的实际情况。在梳理知识脉络阶段,陈希使用“师生共绘”思维导图和知识图谱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先由教师在平台上搭建基本架构,再由同学们独立或分组完成,授课小结时教师进行二次修正。同学们提升了参与感,陈希也对学情更为熟知。在搭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陈希将自己选材、撰文、取景录制的“沁湖思政说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仙学仙讲之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思政微视频上传到智慧教育平台,用以辅助教学。在实践教学和考评环节,陈希所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中心集思广益,形成多种方式供学生选择,如“热点评析手抄报”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形成观点;“思政课课堂播报”锻炼学生提炼思维及写作能力;“行走的思政课”帮助学生用脚步丈量荆楚;“大学生讲思政课”微电影拍摄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我上过最好的文科课堂”“陈老师的课堂太有趣了,从来没想过思政课还能这样上”……

知识灯塔照亮实践,打造“有用”的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陈希始终着眼于构建以情感厚植情怀、用知识指导实践的育人方式,注重提升铸魂育人的实效性。一方面,在教学情境中,陈希始终注重引导学生们从中国式现代化绘就的壮美图景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情怀。如在讲授高质量发展专题的内容时,陈希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短视频等展现生物“智”造、智慧养老的新型图景以及新能源运用的广阔领域,引导青年学子提振民族自信心,激励同学们心怀家国、矢志奋斗。另一方面,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陈希注重训练学生用系统观、发展观等思考问题,用哲学思维辅助学生职业规划,启发学生指导实践。比如当同学们在学业规划、职业选择上出现困惑时,陈希都会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富有辩证思维的话语鼓励、启发大家,“陈老师课上的很多话都潜移默化了改变了我从前的很多错误观念”“陈老师使我的职业规划更明确了”,这些都是陈希课堂上的同学们的真情流露。

作为一位思政田园里的耕耘者,陈希以理念为舵引领思想之舟,以方法为桥搭建知识之岸,以教学为翼传播真理之声。未来,她将继续以赤子之心书写思政教育新篇章。

上一条:“集”智赋能 “备”教相长——学院举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 下一条:【迎评促建】董佳如:勤学乐教,教研相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