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为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科技现代化的理论探讨,9月23日,由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的创新实践与科技现代化学术论坛在武汉科技大学举行。
武汉科技大学原副校长顾杰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重新认识、重新判断、重新出发,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要取决于创新人才培养,要尽快走出创新人才培养重就业、轻创业;重智商、轻情商;重知识、轻素质;重学历、轻问题的“四重四轻”认识误区。
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并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科技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发展、追赶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历史过程,亦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达到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现实状态。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钟书华在报告中梳理了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四次高潮,并结合研究对中国科技现代化的推进方向提出建议。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成为各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支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王伯鲁表示,剖析科技创新的内在矛盾及其底层逻辑,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有助于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在人工智能研究中,如何区分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院长舒红跃从生命哲学视域出发,探究何谓智能和人工智能,立足于生命哲学智能观,分析人工智能到底是一种新技术还是一种新生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科技创新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潘建红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沿革,从十个方面总结和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时代特征。
如何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密切结合?这是现实向我们提出的一个必须准备付出坚持不懈的长久努力才有可能逐步得到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的理论和战略问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德伟看来,要把批判继承历史传统与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结合起来、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
引导基础研究人才合理流动
武汉科技大学法学与经济学院黄涛表示,良好的教育连贯性有利于缩短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周期,因此各高校需做好本、硕、博之间的教育衔接。适当的职业流动有助于“人尽其才”、积累经验、开阔视野,但过于频繁的流动并不利于其成长。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德忠表示,作为人类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与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优秀成果,科技文化在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科技文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构成要素,它从多个层面推动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现实路径。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现在和未来人类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成为需要治理的客观对象。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赵泽林表示,从技术应用看,相对滞后的人工智能治理政策,无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问题。从技术特性看,作为通用技术的人工智能,被缩减为局部技术应用来治理。从技术极限看,无法形式化的价值等内容,被缩减为不仅全面的程序代码。他表示,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人工智能技术内部治理。
科学与技术既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科学可以向技术转化,技术又是一个从发明形态向产业形态转化的过程。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罗天强以《加强科技创新实践 推动中国科技现代化》为主题作报告。他表示,科技现代化是我国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实践过程,科技创新实践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而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关键主体力量,科技创新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加强创新实践推动中国科技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