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邱孝智)2025年伊始,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以“青春亮行,思想启蒙”为主题的“返家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马院学子积极响应,回到家乡,服务社会。寒假已结束,那些温暖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经历,依然环绕在每位参与者的心中。接下来,让大家一起走进学习,感受马院同学们的实践成果。
青春返乡筑梦行·红色薪火润童心
马慧同学为我们展示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开展的青少年红色教育与社会服务实践项目的精彩篇章。这一项目依托共青团“伙伴计划”及银川市“暖心课堂”平台,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优势,以“红色教育+实践服务”双线融合模式,通过寒假辅导、手工实践、心理关怀等多样化活动,将思想引领融入青少年成长需求,赓续红色血脉,筑牢理想根基,实现思想浸润。
孝感桂桥:跟党走,建设少年思想
马理论2401班的邱孝智同学回归“百孝之城”-孝感,将马克思主义的火苗种在桂桥社区“爱心托管班”中。此次返家乡寒假实践活动由校团委与院团委组织,鼓励Wuster们积极参与。“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以寒假作业辅导、手工美术活动、书法技巧讲授和课外体育运动四者融合的教学模式为起点,邱孝智同学将马理论的思想融入寒假课堂中。在最后的结课时,他发出感慨“这段爱心托管的时光,因为这些可爱又淘气的孩子们而变得格外珍贵。看着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在欢声笑语中成长,我由衷地感到,这份爱心的付出,是如此有意义!”为了青少年的未来,思想建设最为重要。

晋中社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中是中国社火之乡,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进行社火表演。在这个寒假,崔小柔同学作为晋中平遥社火表演志愿者,在古城外的街道上参与了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正月十五正午,阳光为青砖灰瓦的明清街巷镀上金晖,大家穿着喜庆的表演服敲锣打鼓,两边的观众早早地就来到了现场,孩子们新奇地看着一个个表演队伍行进,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欢快的笑容。这场沉浸式民俗实践让崔小柔同学触摸到文化遗产的现代活力,更深刻体悟到青年在非遗活态传承中的使命担当。

政务见习:以青春之力,展青年担当
马理论2401班张可心,在这个假期回到了家乡,开启了一段特别的实践之旅。在家乡的人民政府,她担任党政综合办公室的志愿者,负责日常文件的收发和整理工作。这段经历不仅让她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更让她深刻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实践期间,她参与了办公室OA系统的文件的收发和处理工作,掌握了电脑相关的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每天穿梭在熟悉的街道上,却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家乡,内心充满了自豪与感动。 这段实践让她明白,无论走多远,家乡始终是梦想的起点。

这个假期,广大马院学子饱含热情,返回家乡,将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播撒。从红色教育到文化传承,从公益课堂到政务见习,每一份努力都凝聚成了推动进步的微小却坚定的力量。希望大家能从这些实践成果中汲取动力,坚定立场,紧跟党的步伐,在新时代的画卷中描绘属于我们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