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发布时间:2017-02-13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邓学源 李国兴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此,高校要准确研判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

旗帜与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他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既是对全党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指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理论层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大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自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科研和教学全过程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实践层面,必须坚定教师群体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必修课和看家本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高校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各级党委要负起把关定向、统筹指导、建强班子的责任,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宣传部门要当好“领唱”,以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思想战线队伍建设,构建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发挥“主阵地”作用,深入研究和回答新的时代条件下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各部门必须在校党委领导下齐抓共管,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有力宣传者和坚定捍卫者。

培育与弘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高校师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对我国传统文化及主流价值观造成一定冲击。在此背景下,部分高校师生迷失了自我,形成了不科学、不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将这部分人引导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轨道上来,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路径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过程。高校必须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坚持正面灌输和引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同时加强教材建设使用管理和阵地建设管理,绝不给错误思潮提供机会和空间。高校是社会思想的孵化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全面提升高校师生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等良好高校校园风尚,才能从源头上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一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规律探析 下一条: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