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品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中提出的重大课题。这“四个特色”深刻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品质。
一、不断丰富实践特色是化解重大发展问题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能够推动实践活动、解决实践问题、创造实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是在实践中不断铸就、升华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组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实践中的不懈探索,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不断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善于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实践问题,通过实践创造的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我们目前所从事的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确立了其道路、理论、制度是一种现实的、不断发展的客观存在,从根本上深化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明确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才能发展富强中国,形成了实践探索推动发展、发展促进实践提升的良性局面,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不断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象。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突出实践特色。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国内外发展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的发展任务日益艰巨,对实践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而实践是推动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深化实践探索,更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永不自满、永不停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实践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二、不断丰富理论特色是回答重大理论问题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确理论指导的伟大事业,它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实践探索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继承性与发展性的高度统一,为我们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理论上的独创性。其实践过程形成的理论全面系统,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丰富,在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方面,都具有独到的思想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正确理论。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必须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推进改革开放向深层次不断发展,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要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总结好、研究好、贯彻好这一理论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切实内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不断丰富民族特色是契合和超越中华传统精神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民族特殊性。民族的才有可能是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改革开放中逐渐形成的,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国人民所独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治乱兴邦的历史经验,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丰富营养,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并将此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很好地契合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传统和文化心理。正因为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才得到了空前高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模式。它始终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着眼于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探索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发展方式,时刻立足中国实际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对民族利益的争取、维护和发展,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进程,提升了中华民族的世界地位。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必须大力彰显中国元素。既要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关注其他民族对我们发展的反映评价,更要将中华民族最为深厚、最有效率、最具创新的优秀成果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问题。要弘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的优良传统,既不允许别国干涉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也不把自己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强加于人,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四、不断丰富时代特色是保持改革开放生机活力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洋溢着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努力学习借鉴现代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始终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通过改革开放赶上飞速发展的时代,又在改革开放中引领时代前进。正由于我们坚持追赶时代、努力与时代同步,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被动落后的局面,推动了中华民族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们党总结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发展得出的重要结论。时代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前进,这客观上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向前发展、始终与时俱进。如果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如果不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可能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必将继续面临时代的新挑战。能否科学应对时代的新变化,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将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时代特色。要毫不动摇地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要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发展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时代气息。
“四个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品质的深刻诠释,不断丰富这“四个特色”,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并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建设创新的全过程,用更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凝聚人心、动员力量、引领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郭广银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