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就地城市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5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就地城市化研究

张建云

当前我国城市化正面临一个关键性的历史时刻,全国各地的城市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实践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实践中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失地农民问题、农民工问题、大城市病问题、乡镇工业带动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许多二律背反式的矛盾现象摆在面前,许多纠结的难题困扰着基层的干部群众,亟需理论说明和指导。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城市化理论固守西方传统城市化理念,远远滞后于实践,甚至成了束缚实践发展的桎梏。要根本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化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须要转变传统城市化理念,创新城市化思路。

所谓传统城市化理论,是指以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历史为主要对象,进行总结、概括、提升而形成的理论,其核心思想就是强调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强调城市化进程就是随着非农产业集中而发生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由此,非农人口所占的比重是城市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指标。传统城市化理论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历史的总结,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的基本思路,据此,我国城市化有两大模式,一是靠已有城市非农产业发展、靠城市扩张,带动周边农村、农民融入城市,这也是西方国家城市化以来最普遍的一种模式;二是靠乡镇工业发展和集聚,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农村就地城镇化的理论,并开始了由乡镇工业发展带动的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实践探索。

所谓农村就地城市化,一般认为,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就地即原有的居住地,包括小城镇、中心镇、中心村及合村并点的新社区。按照传统城市化理论,一般认为,农村要实现就地城市化,就要在当地农村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使二产、三产成为主导产业,以此带动劳动力和人口越来越多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进而逐渐形成以工业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带动当地农村实现就地城市化。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三分天下有其一,在乡镇工业的带动下,一批小城镇也像雨后春笋般奇迹崛起。今天看来,这种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第一,适合工业化发展早期,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都不发达;第二,适合那些交通便利、有工业传统且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如东南沿海各省市。但是,对于传统农业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业区,农民世世代代从事农业生产,传统优势产业就是农业,没有工业传统,工业基础较差。按照传统城市化理论,这些地区规划了工业园区,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发展,所以只好等着外部投资,而资本却不会到没有可能有利润的地方投资,所以,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与东南沿海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认为,靠发展工业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是农村城市化的一种成功模式,但不是普遍适用的模式。对于传统农业区,特别是中西部农业区要实现就地城市化,必须要创新出新的模式。同时,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迅猛发展,现代农业日新月异,城市化的背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时代背景和国情背景也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城市化理论。

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明确,第一,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工业是农村经济腾飞的引擎,这只有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在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意义上才是对的,对于具体国家、具体地区来说,决不意味着都要经历工业化的全部过程。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已经基本结束,我国工业化也已经进入中后期,对于传统农业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业区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利用现代工业的成果和模式,改造传统农业,依托传统农业优势,由农业起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第二,农业工业化并不意味着农业非农化,发展工业并不意味着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二、第三产业,也就是说,传统农业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业区,在那些工业基础较差的地区,并不一定要放弃传统农业优势,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非农产业,而是通过因地制宜,创新农业科技,由农业起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并逐渐建立起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带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局面。

第三,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农村就地城市化意味着农民转变为工人、村民转变为市民,但是,农民转变为工人,并不意味着农民一定要离开第一产业,向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二产、三产转移;村民转变为市民也并不意味着农民一定要离开农村进入到大中城市才算实现城市化。对于传统农业区来说,通过现代农业起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可以使农民既不离乡也不离土,凭借农业优势实现现代化大生产;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这种农村就地城市化方式,要比放弃传统农业优势、通过征地夺去农民的土地、去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二产业要积极稳妥得多。从我们国家宏观战略来说,以农业现代化带动传统农业区实现就地城市化的意义还在于,这种模式能促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使农业成为高效产业;能确保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能改造传统农民,造就现代农业产业工人;能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民工问题。

那么,农业有没有能力成为带动农村就城市化的产业基础?现代化大农业完全可以胜任。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有两个根本点,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等科技成果,拓展农业内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方面,改变传统农业单纯的产业特性(传统种植和养殖),打通产业壁垒,实现农业与纵向行业大融合,即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大融合,建立覆盖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现代大农业;同时,实现农业内部横向行业,即农业、海洋业、林业、草业、沙业等等的大融合,建设生态大农业,由此提高农业附加值,使农业成为高效产业。另一方面,要拓展农业功能,深化其产业内涵。农业除了提供食物、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还具有满足人类食物多样性需要的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生态功能等等。正因为农业具有如此之多的功能,决定了现代农业将是农业资源、产品、景观等的全面、立体开发,是物质生产、绿色消费、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生态建设等的一种综合性产业,因此也具有无限发展前途。

二是,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理念,使农业商品化和社会化。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根本区别在经营方式上,传统农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用来满足生产自身的需要,而现代农业生产全部以交换为目的,农业产品及一切要素成为商品。只有农业产品及一切要素都成为商品,农业才能真正溶入到社会化大生产当中,从而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性质,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大发展。这是因为:“商品越是成为财富的一般基本形式,生产越是不再成为个人本身的生活资料的直接生产”。“这样把每一生产部门脚下的自然形成的基础抽掉,并把这种生产部门的生产条件转移到它外部的普遍联系中去,——于是,过去多余的东西便转化为必要的东西, 转化为历史地产生的必要性,——这就是资本的趋势。一切生产部门的共同基础是普遍交换本身,是世界市场,因而也是普遍交换所包含的全部活动、交易、需要等等。”

农业商品化和社会化实际上是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而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则是农业装备的现代化。其实这两点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要素,也是近代以来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并迅速成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所谓农业工业化本质上也就是农业要实现上述两个根本点。同时,这也说明,只要农业实现了上述两个根本点,农业与工业就不再有本质区别,农业也会如工业一样,甚至比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更高。将传统农田变成农业园区,农民在农业园生产农产品就如同工人在工业园生产工业品一样,农业与工业只是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已,农民与工人只是从事的职业不同而已,没有本质差别。因此,当前我国农村与城市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生活在城市的市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而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从事第一产业,而在于农民能否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水电气、道路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及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公共管理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也就是农民传统生活方式根本改变,过上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

由此,我们认为,农村(主要是指传统农业区)就地城市化的关键不在于让农民进城就业,而在于让农民造城就业;让农民造城就业的关键不在于放弃本地农业优势去发展与农业没有联系的乡镇工业,而在于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化农业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农村就地城市化就是在继续发挥工业化的推动力,各大中小城市充分发展,不断发挥聚集效应、增强其辐射力和吸纳力的同时,在我国广大的农业地区,特别是那些发展第二产业有困难的农业地区,不改变农业性质、不转移农业人口,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化农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现代农业科技,实现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大融合,建立起覆盖一、二、三产的综合性现代大农业;实现农业内部横向行业即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大融合,建设起立体、循环的生态大农业,使农业成为高效产业。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修建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供给等,引导农民向中心村、中心镇、县城等适当聚集,最终实现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靠拢和融合。

传统城市化理论是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历史的总结和概括。一百多年来,传统城市化理论随着人类城市化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但是,其基本思想并没有根本变化。今天,当我们把这一理论运用于我国的城市化实践时,必须对这个理论本身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传统城市化的核心理念简要地说,可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强调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二是强调城市化就是随着非农产业的聚集而发生的非农人口的聚集过程,是农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三是强调城市是非农人口(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居住地,而农村则是农业人口(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居住地,等等。传统城市化理论是对人类历史早期城市化、主要是发达国家城市化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早期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的反映。传统城市化理论作为早期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的反映,一方面,其基本内涵、发展模式等在人们的思维中已经固定化、模式化、标准化,另一方面,传统城市化理论既作为一般规律的反映,在指导具体国家、具体城市化实践中,就存在着理论是否与实践相符合、一般性理论如何指导具体实践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

我国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历程,也产生了很多城市化问题。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间,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出现了一些波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一个以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带动的农村小城镇的繁荣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则进入以大中城市快速发展为特征的新发展时期。当前我国城市化问题表现在:(一)乡镇工业发展带动农村城镇化的局限性突现。随着乡镇工业陷入全面困境中,由乡镇工业带动的小城镇发展也出现了全面萎缩。(二)失地农民陷入困境。(三)农民工处境尴尬。(四)农业面临危险,粮食安全面临威胁。(五)大城市化病显现。

马克思主义城乡观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对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有着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城乡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统一协调发展。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他们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对工农融合、城乡融合的远景进行了科学建构。今天看来,这一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历史价值。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对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启示:一是要正确把握农村城市化的内涵。农村城市化定义为:与生产力发展同步进行的农业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及由此而来的农业人口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等的根本性改变,是一个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靠拢和融合的过程。二是要深刻理解农业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农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是人类自我实现的重要平台。农业有丰富的产业内涵,因而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并非一定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三是要深刻认识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什么是农业现代化?马克思实际上强调了两个基本点,一是农业商品化和社会化,二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商品化实际上是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而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则是农业装备的现代化。其实这两点不仅是现代农业的本质要素,也是近代以来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并迅速成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根本原因所在。四是要明确农村城市化的主导思路。转变传统城市化理念,以农业现代化带动传统农业区就地城市化。

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促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使农业成为高效产业。二是能够确保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是帮助改造传统农民,造就现代农业产业工人。四是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李昌平难题”。

要改变传统农业区的落后面貌,农村就地城市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就地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就地”即原有的居住地,包括小城镇、中心镇、中心村及合村并点的新社区。农村特别是传统农业区要实现就地城市化,有来自内部和外部两种关键因素,一是内因,即农村经济发展、收入增加;二是外因,即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的投入。无疑,农村如何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是农村能否实现就地城市化的根本所在。如何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对于传统农业区,与其放弃农业优势,去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二产业,不如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发展公共事业,实现当地农村的就地城市化。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已取得很大进展,出现一些值的学习的典型,总结推广这些成功经验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价值。从本次调研的情况看,无论是就地城市化发展较好的山东寿光、黑龙江农垦,还是正在迅速城市化的北京郊区农村和农村面貌迅速发生变化的江西赣州,都表明,在当前我国农村,特别是传统农业区通过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完全可以实现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发展,进而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当然,不同地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具体形式和内容、农村城市化的具体方式和途径没有完全相同的样式,各地都结合自身的人文地理、自然环境、传统优势等等,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一)产业化农业带动型:山东寿光模式。(二)大规模农业带动型:黑龙江农垦模式。(三)都市农业带动型:北京郊区。(四)特色农业带动型:江西赣州。

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共同特点:从总体上说,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共同特点表现在,首先,是因地制宜,以农业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其次,努力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再次,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融合起来,形成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形成一产二产三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最后,在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由政府引导,通过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实现当地农村就地城市化。具体说来:特点一,因地制宜,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现代农业科技为基础和根本动力。特点二,以市场化、合作化为方向,引导农民通过市场走社会化大生产的道路,实现农业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特点三,有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撑。由现代大农业带动相关工业、服务业等的发展,进而形成一二三产联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特点四,由政府引导,通过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不改变农业性质、不向大中城市大量转移农业人口,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

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的优点:优点一,依靠当地农民自身的力量,根本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优点二,保证农民充分就业,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优点三,可以缓解大城市的就学、就业、交通、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压力。优点四,可以根本解决农业弱质化问题,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对传统农业区农村城市化的启示:第一,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地创造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第二,转变发展思路,坚信土里生金。第三,产业是支撑:建立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第四,政府加大公共产品和服务社会化供给力度,促进农村就地城市化。第五,保障充分就业:农村就地城市化的根本性问题。第六,通过积极引导,使传统自然村庄适当聚集。

最后,关于当前农村就地城市化一些问题的反思。一是适当聚集是大势所趋。二是要理性看待当前农民“上楼运动”。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是新城市,森林城市、田园城市才是人类诗意的栖居。

上一条:社会体制机制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 下一条: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