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公安说鼓子》走进我校思政课堂

发布时间:2025-06-3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张可心)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部署有机融入思政课堂,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我校精彩上演。国家艺术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安说鼓子》传承大师徐华老师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希老师携手将这一充满浓郁荆楚风韵和地方智慧的非遗艺术形式巧妙融入思政课堂。他们以铿锵的鼓点和鲜活的地方叙事,将宏大的理论主题转化为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中国故事”,让古老的公安说鼓子在高校思政课堂焕发出蓬勃生机,有力彰显了文化赋能立德树人、非遗服务铸魂育人的独特魅力。

理论筑基:解码新时代文化强国必修课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陈希老师开宗明义,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纲,从四个维度层层剖析: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必然性,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制度根基;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对塑造民族精神的关键作用,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国际传播新挑战。课堂金句频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精彩的理论讲解引发现场学生们的频频互动。陈希老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能够成为‘两创’之源”为设问,为非遗登场埋下深刻伏笔。

非遗破壁:鼓书声中活化两创新实践

当课程推进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章节,徐华老师走上讲台,与同学们分享其作品是如何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的。他提到,在创作过程中,要始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灵感,同时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互动环节,大家踊跃提问,围绕怎样从理论中获取创作灵感等问题与徐华老师展开深入交流。徐华老师耐心解答,鼓励同学们要善于观察生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相结合。

鼓韵传家:《一个姆妈三个宝》演绎家风里的中国魂

鼓声骤响,课堂秒变非遗剧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华老师和其徒弟徐玲老师手持云板、击鼓开唱,以一场《一个姆妈三个宝》的公安说鼓子表演,让抽象理论瞬间“活”了起来。方言俚语融入铿锵鼓点,市井故事承载家国大义——其中“和睦”家训,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理念。

鼓词间流淌的“家国同构”思想,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了“家风正则国风清”的文化逻辑。有学生感叹道:“非遗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思政教材里的“宏大叙事”一下子就变得可触可感。”

双师共育:理论之光与非遗之美的“融合答卷”

课堂结尾,陈希老师号召青年学子:从传统技艺中汲取文化自信,在守正创新中扛起复兴担当,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双师同堂”创新实践成效显著,为思政教育注入了传承新范式。陈希老师以文化赋能筑牢理论根基,激活了课堂的创造力,全面提升了学生文化的自信与使命担当,筑牢了青年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根基,为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注入了精神动能。

下一条:实践活动展风采,历史回响育新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