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体系结构述要

发布时间:2023-12-15 发布者: 浏览次数:
顾海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体系结构述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全面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理论精髓和根本方法。《概论》在导论中对教材体系结构作出简要说明,提出“本教材由导论、结语和17章内容组成。其中,第一章至第五章,分别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第六章至第十二章,分别阐述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分别阐述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1](P12)这一简要说明,把《概论》教材体系划分为导论、结语和三大板块的结构(参见图1)。
  图1 《概论》教材体系结构
一、《概论》教材体系结构的总体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飞跃的创新成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是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后,大学生系统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修课教材。
  在总体上,《概论》教材体系结构突出了四个方面要点:
  一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完整的科学体系,丰富发展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三个重大时代课题是《概论》教材及其体系的理论主题。
  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深刻理解这一科学体系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成为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要义和基本方略,是《概论》教材及其体系的理论主导。
  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这一思想指导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这一思想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引,成为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指针,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精神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新时代十年创造历史伟业的实践成就是《概论》教材及其体系的主线。
  四是通过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增进青年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主旨。
  《概论》教材及其体系从这四个主要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基本方略等内容,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其统一性上逐次展开。
二、《概论》导论体系结构的理解
  导论着重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体系、历史地位和学习要求等方面内容。
  一是在时代背景和实践过程方面,导论第一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所要阐明的要点在于: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突出表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拓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等方面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习近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二是在理论形成和科学体系上,习近平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经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概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并总结提炼和深刻阐述‘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2]
  第二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而后第三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从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切入,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诸理论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贯穿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作出阐释。这两个目,集中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体系,丰富发展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
  三是在理论和历史地位上,导论第四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集中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第五目“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阐明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凝聚起万众一心、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四是在学习方法和教学要求上,导论第六目“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实践能力的要求,着力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把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起来。在《概论》的结语中再次提出,要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以理论认同筑牢信念根基、以理论素养厚培实践本领、以理论自信鼓足奋斗精神,深入学习、理解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概论》第一板块体系结构的理解
  《概论》体系结构的第一板块,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分别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五个方面主要问题。
  这五章在体系结构上,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章至第三章为第一层次,凸显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根本内容和核心论题,对以后各章起着主导性和引导性的作用。
  第一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课题的根本内容和核心论题作出阐释。首先,集中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次,集中阐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最后,集中阐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用新的伟大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绚丽华章。
  第二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代课题的根本内容和核心论题作出阐释。这一章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切入,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构想;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对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探索;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以更加紧密的团结、更加顽强的奋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第三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内容和核心论题作出阐释。这一章集中于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问题的阐释,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使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依靠制度来保障;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必须不断完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第一章至第三章这三章,并不是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全部内容的阐释,而是扣住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根本内容和核心论题,从问题意识到问题导向、再到问题倒逼,作为对《概论》教材以下各章展开的逻辑起点,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同时,以三个重大时代课题为逻辑起点,也深刻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三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个重大时代课题探索中守正创新的思想精粹;还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探索中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四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第一板块的第二层次,承接以上对重大时代课题根本内容和核心论题的阐释,从“中心”的高度,从根本立场和发展“红线”两个方面,对《概论》教材体系作出“承上启下”的进一步展开。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回答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根本立场,起到“承上”的作用,凸显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由谁来评价的根本问题,凸显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宗旨问题;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的一条“红线”,也是贯穿回答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始终的一条“红线”,对《概论》教材以下各章的展开,起到学理上“启下”的作用。这两个方面,在总体上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把人民作为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的创新性理论和根本立场。
  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为第一板块的第三层次,集中阐明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P65)的重要思想。这一章围绕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一重大问题,阐明新时代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坚持正确方法论,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使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新时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这就为以下两大板块对怎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问题的进一步阐释提供理论挈要和发展路向。
四、《概论》第二板块体系结构的理解
  《概论》第六章至第十二章构成教材体系结构的第二板块。《概论》这七章,按照党的二十大对总体布局战略部署和基本方略论述的七个方面展开。在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七个部分和《概论》这七章内容的对照中,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参见图2)。
  图2 《概论》教材第二板块结构对应二十大报告示意
  第六章“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切入,集中阐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
  第七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以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教育是根本、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切入,集中阐明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国;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第八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切入,集中阐释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创造性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新时代政治建设和民主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
  第九章“全面依法治国”,以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为主题,集中阐释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等重大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围绕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十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主题,集中阐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积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第十一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从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切入,集中阐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生活越过越好;要更加重视在高质量发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第十二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主题,集中阐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从我国国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出发,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中国致力于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五、《概论》第三板块体系结构的理解
  《概论》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构成教材体系结构的第三板块。这五章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的论述从五个方面展开。在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五个部分和《概论》这五章内容的对照中,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参见图3)。
  图3 《概论》教材第三板块结构对应二十大报告示意
  第十三章“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从国家安全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切入,阐明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加快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着力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和水平,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第十四章“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从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切入,阐明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第十五章“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从“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的高度,阐明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关于“一国两制”的科学理论,深刻总结“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经验,系统阐发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基本立场和重大原则;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对台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时代命题作出科学回答,形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指明了方向。
  第十六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共同进步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高度,阐明要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回答和解决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要站在人类历史发展高度,深刻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价值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和发展。
  第十七章“全面从严治党”,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切入,阐明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六、《概论》体系结构理解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对《概论》体系结构的理解中,要注意教材体系和内容在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上的有机统一,要注重《概论》教材体系的思想政治性同教材编写基本要求之间的有效结合。
  一是要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权威性文献为依据,全面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要义和核心观点对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作出全面系统的论述。对《概论》教材体系结构的理解,要以深入学习和深刻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部论述为基础、为前提。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气派。这些重要的理论特质和显著的思想智慧在理解《概论》教材体系结构中应得到贯彻和落实。
  二是要注重《概论》教材体系结构不同层面之间和逻辑层次之间的有机联系。要深入理解《概论》体系结构中各章内容上的相互关联,如第一章至第五章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五章与之后各章之间的关系。其中,既要深入把握前三章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根本内容和核心论题阐释的理论要义,又要深刻理解这三个重大时代课题“问题意识”的实质,特别是在《概论》教材体系结构的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各章中,是怎样从战略擘画、总体布局和基本方略诸方面的“问题导向”上,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的;第一板块第三章和第三板块第十七章,涉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第三章讲的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要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问题,第十七章讲的是怎样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更好地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两章在《概论》教材体系结构中处在不同的逻辑层次,但都是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重大时代课题的探讨,要注重这两章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概论》教材体系结构的第四章和第十一章,涉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关系,但第四章讲的是理念、立场、方法和原则问题,第十七章讲的是基本方略问题,侧重于怎样为人民谋福祉,怎么在社会建设领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要从这两章的联系性上,讲好它们之间理论上的相互支撑、实践上的相互贯通。
  三是要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努力增强《概论》教材体系和全部内容的政治性、理论性和学术性、学理性。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要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这是习近平的一贯要求,要高度重视“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2]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2]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只有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才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道理讲清楚、把其中的学理讲透彻、把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明白,更好地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好教学效果。
  四是要阐述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形成的实践基础和客观依据,把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在对《概论》教材体系结构理解中,不仅要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中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还要注意与实践逻辑有机结合。要深入领会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就关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只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我们的各项工作实践要走好群众路线,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也要走好群众路线,决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流于空想。”[2]习近平强调:“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2]在对《概论》教材体系结构理解上,要切实贯彻和落实好习近平的这一重要思想观点。
  (作者简介:顾海良,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首席专家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11期


上一条:学好讲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下一条:见证百年奋斗岁月,共迎校史走进课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