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系专题研讨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
(通讯员 陈佳)“互联网+”时代来临,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融合一切传统媒体成为高度一体化的新媒体,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思政课教师应当如何应对? 5月2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在黄家湖校区教四楼学院会议室召开专题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忠义、副院长李敏分别莅临指导。唐忠义院长充分肯定了新媒体环境下,针对高校“网上的一代”“零零后”教学对象,思政系积极主动应对的做法,并对思政系工作提出了要求。
陈佳博士作主题发言,她从当前思政课所处的技术时代破题,回顾了互联网、自媒体、微时代、大数据等技术阶段标志性的新媒体,如OICQ、博客、微博、云平台等,介绍了平等、互动、用户体验、O2O(online to offline)等互联网思维;进而探讨了思政课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和微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陈佳老师着重谈了在时间节点上最新、离我们最近的大数据与思政课教学的关系,她以《思修》绪论“自主学习”知识点举例,说明大数据能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如本校各年级学生一卡通相关数据反映的学生出入图书馆的自习时间段和时间长度信息、学生借阅书籍和利用数据库信息等,可以使学生借鉴思考自主学习与时间管理的关系,大数据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提供真实、丰富而有价值的内容,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陈佳老师还提出在把传统课堂教学做实、做好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以下三方面对策:课堂教学数据化、课外交流网络化、思想信息共享化,同时,广泛运用社交软件、自媒体、网络社群、在线课程等新媒体,优化教学效果,依托大数据,监控教学质量、增强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
全系教师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纷纷结合自身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以及录制在线混合式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的体会,分享了许多真知灼见。老师们普遍认为,虽然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数字鸿沟,对思政教学如何把握主旋律、思政教师如何变教师权威为知识权威,提出了挑战,但是,大数据时代更提供了机遇,有助于思政教学增强预测性、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实效性。
系主任冯刚纯说,新媒体形式丰富、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尤其是智能手机已成为很多人睁眼看世界的窗口及与外界联系的必需品,在此背景下,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特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监管,因势利导;找准定位,厘清职责。思政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我们一定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上一条:中国化系集中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下一条:思政系举行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