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探民意 发现问题解民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热点面对面”暑期实践活动
(通讯员 黄丽洁 张丽 杨春燕)7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湖北仙桃市干河街道小南社区的暑期实践已经开展到第三天。随着实践调研的不断推进。“基层理论需求”、“‘村改居’转型问题”以及“基层法制教育与观念”三大主题问卷均有不同的收获,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同时继续挖掘小南社区及周边的基层现状,分析基层热点。
走进群众中 关心群众事
“基层法制教育与观念养成”调研小分队在小南社区附近的新亚驾校与当地群众和学生进行亲切交谈。很多群众在填写完问卷后都主动和小分队的陈喜林老师交流一些自己关心的法律和维权方面的问题。一个年轻女孩抱怨高温补贴发放不到位,说:“上班一年半了就只发过一瓶水。”同时也对仙桃市的公交车费从今年五月就开始上涨表示不满,认为五月份还“没必要使用车上的空调”,也就没有涨价的理由。一旁的中年妇女则与陈老师交流了小南社区的教育问题,她提到小南社区的孩子们基本都到市里的实验小学去念书,那里有时一个班有四五十人,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好学校供不应求。陈老师认真倾听大家提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工作,最后在离开驾校时向在场群众表示感谢。
90岁老人寄语 调研受益匪浅
在已经调研了两天的基础上,“村改居”调研小分队今天跟随小南社区的黄主任进入到小南社区居民区,进一步了解群众对医疗保险、就业和居委会的看法。在同群众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调研小分队成员结合前期总结的经验,成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获得他们的信任,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访谈资料。在小南社区一组调研时,小分队成员们遇到了一位90岁高龄的老爷爷,作为小南社区发展与变迁的一位见证者,老爷爷在知道大家的来意后,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出生了,见证了我们村的成长,现在国家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不仅有养老保险,还有医疗保险,生活越来越好了!你们大学生要心怀感恩,以后一定要为广大人民做实事!”走出小南社区后,小分队成员张继帅表示,当我们正真了解了基层情况后,才知道生活并不简单,调研活动对我们的成长很有激励和教育作用。
走进工业园社区 了解网格化管理
7月8日,“基层群众政策理论需求状况”调研组的调研继续进行,今天的目的地是纺园社区和官沟社区,这两个社区都属于城乡结合部。上午九时左右,张齐武老师带领调研组的同学们来到纺园社区,与纺园社区的张传红书记等人合影后,便来到社区会议室进行交流,张书记介绍,纺园社区是由原来的纺织厂演变而来的,在市场经济下国企降为民营企业,为了解决职工的一系列问题便成立了纺园社区。纺园社区从2011年采取网格员管理办法,将整个这区分为五个网格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办法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反馈问题,对社区服务有很大的帮助,在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居民的态度由开始的不理解变成了现在的接受与支持。张书记说:“我们社区也积极响应仙桃市‘文明城市’的创建,我们建立了‘好人好事智能库’,宣传身边的正能量,并且我们社区有定期的节目汇演。”短暂的会议之后在五位网格员的带领下调研组展开了调研工作,居民都很配合也很支持。在纺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问卷填写时,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我们可以反映一些问题,同时大学生也得到了锻炼。”
一天的奔波与忙碌下来,实践团队收获了大量的问卷与访谈资料,同时与小南社区的群众间拉近了距离,了解到了更多群众的真实问题和心声。暑期实践的实地调研阶段到此也告一段落,之后实践团队将集中整理三天内收集到的问卷和访谈资料,集体总结经验,为后期实践调研报告和论文的撰写提供思路和丰富的素材。陈喜林老师表示,参与暑期实践活动并不一定有很大的作用,但它能锻炼大学生的能力,提高大学生接触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是很有意义的。
上一条:教学活教材 昙华林感受革命气息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工作渐入正轨 实践行动初见成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