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斗争的重要论述及当代启示
汪伟平
习近平强调,“一个大国的崛起,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一番艰苦的磨炼和斗争”,敌对势力是“绝对不愿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的,是绝对不愿看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的,也是绝对不愿看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理论斗争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内在之义。“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面对新的使命任务,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斗争的重要论述,深切体悟理论斗争的重大意义,科学把握理论斗争的实践原则与基本遵循,对新时代正视理论斗争、重视理论斗争,开展有立场、有方向、有原则的积极健康的理论斗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明理论斗争的重大意义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同样,分清敌友是在思想理论战线上推进理论斗争的基础问题。
(一)夺取和巩固社会主义运动领导权必须坚持理论斗争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任何阶级都有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思想理论,都企图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普遍、共同的利益,以便让社会革命和社会改良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与“虚假意识形态”不同,马克思主义从不掩饰其阶级属性,始终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科学的意识形态”。“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要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取得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运动的领导权。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是消灭资产阶级的理论,不可避免受到“官方教授按官方意图讲授资产阶级的科学和哲学”的攻击。并且,一开始“马克思学说决不是占统治地位的,它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中的一个而已”,如“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社会主义流派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就已广泛流传。那些“死抱住各种陈腐‘体系’的遗教不放的龙钟老朽”攻击马克思主义,其态度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的扎根和传播变得愈发猖狂和肆无忌惮。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旗帜鲜明地同种种“官方的科学”和社会主义流派坚决斗争。至19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已经绝对地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其他一切思想体系”,夺得领导权,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在取得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运动领导权后,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的形式和起因改变了,但是斗争还在继续”。反动阶级总是竭力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蛊惑无产阶级,企图消解马克思主义,把革命引向资产阶级方向。这方面最具代表的是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杜林主义。杜林主义用极具蛊惑性和激烈的词句抨击资本主义,不仅迷惑了很多青年学生,也在社会民主党中产生很大影响,甚至有人把它鼓吹为“救世良方”,造成思想上混乱,严重威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影响科学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恩格斯“为了不在如此年轻的、不久前才最终统一起来的党内造成派别分裂和混乱局面的新的可能”,以中断《自然辩证法》写作的“巨大牺牲”对杜林主义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把“这个家伙驳得体无完肤”。在此基础上,恩格斯还把“消极的批判”上升为“积极的批判”,既有力批驳了杜林主义,也使“论战转变成对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正是通过理论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才使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深入科学界和工人阶级的公众意识”,巩固了其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地位。
理论斗争通过鲜明的理论对比,促进无产阶级进行理论抉择;理论斗争通过“积极地批判”影响和塑造马克思主义者,促进无产阶级队伍的思想统一。要夺取和巩固领导权,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始终坚持开展理论斗争。
(二)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坚持理论斗争
“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反对、攻击、污蔑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甚至打起“社会主义”的招牌,妄图浑水摸鱼。既有“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只图一时的成就而不顾后果,为了运动的现在而牺牲运动的未来”的机会主义,也有以“反对思想僵化”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为旗号,篡改基本原理、磨灭革命锋芒的修正主义。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应当时刻不忘我们的最终目的,随时进行宣传,保卫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不被歪曲”,提出“像马克思这样的人有权要求人们听到他的原话,让他的科学发现原原本本按照他自己的叙述传给后世”,要求“保卫它,使它不致像许多‘时髦理论’那样,常常被曲解和庸俗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先后同拉萨尔机会主义、“苏黎世三人团”以及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内的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厘清了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必须剔除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从而保卫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从不主张竖起任何教条。然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中既不乏机械化和简单化套用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也不乏忽视实践运用,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化、教条化的错误。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强调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要求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始终践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宗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先后同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化、教条化的思潮进行了坚决斗争,如驳斥了把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化为“机械决定论”“积极唯物主义”“经济唯物主义思潮”的以保尔·恩斯特(Paul Ernst)为代表的“青年派”,批判了虽以马克思主义为纲,“或多或少懂得一些正确的理论”,却因为“不能理解活的行动理论,而只把理论当作一堆应当熟记和背诵的教条,象魔术师的咒语或天主教的祷词一样”,不顾客观条件强行套用马克思主义的英国教条主义者。恩格斯批评他们是“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抽掉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是“只会抓住书中的一些引文,像一个脑袋里似乎装着引文卡抽屉的学者一样,随时可以把引文抽出来,可是一旦遇到书中没有谈到的新情况,就束手无策,从抽屉里抽出恰恰不该抽出的引文来”的“不可救药的书呆子”,强调他们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行动上是反动的。
正是通过坚决批评机械化、简单化、“本本”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厘清了哪些是需要结合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原理,哪些是必须破除的教条,杜绝了错误思想倾向,形成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捍卫了马克思主义。
“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无产阶级运动是“新阶级对更强大的敌人,对资产阶级进行的最奋勇和最无情的战争”,如果没有一个“坚持不懈、纪律严明、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和意志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势必失败。“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才能确保全党的团结统一。“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
一方面,“党与无产阶级是经常处在其他各种非无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甚至封建残余势力的包围之中”,非无产阶级思想经过无产阶级政党内部的不稳定成分,污染无产阶级政党,在理论和行动上影响无产阶级政党。另一方面,无产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优势,往往使科学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难免导致无产阶级政党内部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对信仰信念的坚守,破坏党的团结统一。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没有思想的组织性是毫无意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所要求的团结,是思想原则上的真团结。团结并不排斥批评:“矛盾绝不能长期掩饰起来,它们总是以斗争来解决的。”如果不与党内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做斗争,不经常清除党内的一些错误思想倾向,它们就会在党内发展,就要影响我们党,就会使我们党某些部分变质。当然,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党内斗争,绝不是“你批我斗”的人身攻击,而是以最严肃、最负责的态度,站在正确的、党的立场上,为党的工作和进步,为帮助其他同志改正错误和弄清楚问题的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历史。理论斗争保卫了马克思主义,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地位,塑造了团结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三)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领导地位就必须坚持理论斗争
“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意识形态是关乎旗帜、道路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安全的极端重要因素。“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意识形态风险具有隐蔽性、曲折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直面种种错误思潮的威胁。因而,坚守思想理论阵地,就必须旗帜鲜明开展斗争。
在这个意义上,理论一方面是“两个彻底决裂”下,先进文化同落后文化、时代文化同封建文化的思想交锋;另一方面体现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被打败的资产阶级甚至比无产阶级还要强大,时时企图复辟,同时小生产者不断生长新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威胁无产阶级专政,因此要对付这些反革命威胁,并且战胜它,必须在长时期里强化无产阶级专政”。没有一元论的科学世界观,就没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因而就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和坚持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思想基础。这要求我们必须坚决同“指导思想多元论”开展斗争。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强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我们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人不可能生活在思想的真空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如果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然会被其他看似时髦的理论所裹挟。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对此,我们必须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始终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教育和引导青年是关系长远的“根本大计”。“全体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学习”“青年团和所有想走向共产主义的青年都应该学习共产主义”。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注重对广大青年的理论灌输,坚持“用社会民主主义理论武装起来而竭力去接近工人的革命青年”,也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露错误思潮,使广大青年认识和提防哪些思潮在哲学上是唯心的,在行动上是反动的,使广大青年认清由虚假外衣掩饰的“假朋友”,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和批判能力。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正是在领导无产阶级运动中体悟理论斗争的重大意义。他们紧紧围绕“什么是理论斗争,为什么进行理论斗争”,深刻阐明了理论斗争关乎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关乎无产阶级政党的生死存亡,关乎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命运,关乎革命事业的薪火相传;科学划定了理论斗争的内涵和外延,准确回答了“斗什么”“和谁斗”的基础问题,对我们准确把捉理论斗争对象和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错误思潮指明了方向。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明理论斗争的基本遵循
斗争是一门艺术,“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理论斗争亦如此。
(一)必须坚持鲜明的斗争精神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无产阶级只有在“物质的角力”和“精神的对垒”中斗争,才能实现自我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激情和热情会使人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阶级斗争领域中则体现为鲜明的斗争精神。鲜明的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的情感动力,表现出历史主动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主要情感是愤怒”“主要工作是揭露”,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做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关键不是考虑“是否旗鼓相当,是否有趣,问题在于给敌人以打击”。理论斗争要坚持鲜明的斗争精神,这就要求“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就是要求报刊必须具备“高度的热情、原则性和战斗的进攻性”,始终以“坚持真理”的“战斗性话语”,服从和服务于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就是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要“善于从政治上尖锐地、战斗性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现象”,不放过任何理论进攻,“及时反映生活要求和革命斗争要求”。
(二)必须站稳无产阶级立场
无论人们承认与否,无论“虚假意识形态”如何以华丽辞藻鼓吹“普世价值”,事实都是:“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不站到这个或那个阶级方面来,能够不为这个或那个阶级的胜利而高兴,为其失败而悲伤,能够不对敌视这个阶级的人和散布落后观点来妨碍这个阶级发展的人表示愤怒”。
立场,说到底就是阶级立场,是阶级利益的反映,人们在政治上“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歌颂什么、揭露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的政治倾向就是阶级立场的体现,它从根本上决定人们的思想观点、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具体于理论斗争,立场亦是决定根本的关键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定无产阶级立场。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强调的,“从资产阶级和小农的尺度去批判资产阶级制度的,是从小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替工人说话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只有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维护好无产阶级的利益,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才能明晰斗争方向,保障斗争成效。
(三)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尺度”和“眼光”
历史唯物主义从“生活的生产”及其内在矛盾出发,抓住了社会生活的本质,阐明了人类文明的基本趋势,确立了客观的价值坐标,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科学理论思维。相应地,理论斗争也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反之,“以机会主义的思想去衡量别人的思想,于是到处都发现‘机会主义’,正如有鬼论者到处见鬼一样”。理论斗争如果不坚持唯物史观的“尺度”和“眼光”,就无法深究错误的本源,也就只能如普列汉诺夫批判修伯恩施坦一样,从一种修正主义走向另一种修正主义。因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强调:“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要求我们必须善于从历史的、运动的、解放物质条件的科学维度剖析错误思潮,从根本上驳倒错误思潮。
(四)必须立足于全面把握斗争对象
任何理论都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是由专门的意识形态家构建并阐释的思想理论体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坚持的理论斗争绝不是“为了否定而否定”的“犬哮式批判”。如果没有深入研究斗争对象,那就只能如“不学无术的评论家企图用‘乌托邦的词句’或‘完全纯粹的、完全决定性的、完全批判的’”一样,“以一种消极的、无意识的、诡辩的方式来表现他对这些前提的屈从的恼恨”,开展一种“极端无知和思想匮乏”的毫无意义的斗争。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推进理论斗争必须克服以点代面、以静代动、以小代大、以表代里的思维局限,摒弃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思维范式,切忌“根据肤浅的、片刻的想象去批判”,做到“对任何科学的最初的批判都必然要拘泥于这个批判所反对的科学本身的种种前提”。只有在“充分地占有资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基础上,理论斗争才能是“积极的批判”,起到真正推动无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五)必须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
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认清事物的本质,采取正确的方针方法,才能科学地解决问题。具体于理论斗争,这就是要正确区分思想理论战线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也即正确区分和处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是思想理论战线不同性质矛盾在理论领域的表现,三者相互叠加、相互交织,且在一定情况下会相互转化。其中,思想认识问题最为常见,也最为复杂: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也有错误的思想认识;学术观点问题主要是不违反政治原则的具体学术理论观点;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如果体现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违背或反动,则表现为政治原则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我们:对待不同性质的问题,必须采取不同处理方式,绝不能不加分析一概地反对。历史也充分说明,那种不加区分的“不是为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服务,而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运动不断,在党内和人民内部实行频繁的、过火的、错误的斗争”,背离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就必须“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具体言之,对待思想认识问题,要坚持“和风细雨、心平气和、以理服人”的工作原则,澄清思想认识、团结同志,不能随意用“政治问题”进行打击压制;对待学术观点问题,要做到“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尊重学术民主,不能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相混淆,简单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对待政治原则问题,要把“五个凡是”作为判断基准,紧紧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和科学社会主义大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
(六)理论斗争必须坚持将批判和超越统一起来
理论斗争服从和服务于无产阶级运动。斗争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是扭过头去对哲学嘟囔几句陈腐的气话,对哲学的否定就实现了”,理论斗争绝不是“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把从别处得来的要求和结论冒充为结果,只为词句而斗争的斗争。这样的“教条式批判”,只能把批判“变成某种超验的存在物”,只能用一些微不足道的说明阐释理论,能达到的唯一结果也只是思想史维度对哲学做出一些片面的说明。因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强调,理论斗争的关键就是守正创新,“不但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理论斗争的目的就是要在否定错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构建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经验的理论。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同种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理论斗争中积累了丰厚经验,形成了系列重要认识,系统回答了“进行怎样的理论斗争,怎样进行理论斗争”,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的立场、方向和原则,准确回答了“怎样进行斗争”,为我们推进积极健康的理论斗争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斗争重要论述的当代启示
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斗争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精神要义,着力践行“三个务必”,全面推进思想理论战线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必须正视理论和重视理论斗争
坚持理论斗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历史经验。对此,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视和重视理论斗争。
正视和重视理论斗争,必须准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认识时代、把握时代,是发挥历史主动性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以“经济的社会形态”为划分依据,强调进入阶级社会后每个时代都必然经历着阶级斗争,且不同时代和不同阶段的阶级斗争各具特点,指明了人类历史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做出巨大牺牲的艰苦奋斗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当今时代“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但这并没有改变当今时代的根本性质。“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两种制度并存与斗争的“大时代”与“小时代”叠加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一境遇下,无产阶级进行理论斗争的需要必然长期存在。那种不想斗争、不愿斗争的“敏感症”“恐惧症”是不切实际的。面对新的历史情境,我们必须正视理论斗争,积极推进理论斗争。
正视和重视理论斗争,必须清醒认识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所要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如果斗争只是在机会绝对有利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一直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利用人权、民主、宗教、民族和领土等问题,采取政治、军事、文化等手段,竭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企图搞垮社会主义中国”。他们“就是要把我们党、我们国家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诱使人们跟着他们的魔笛起舞”;就是要策划“颜色革命”,针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制度开始发难,大造舆论,大肆渲染,把不同于他们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打入另类,煽动民众搞街头政治”;就是要“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尖锐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共产党人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当然,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面对新的使命任务以及思想理论战线的新风险、新挑战,我们唯有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坚持斗争,才能赢得胜利。
正视和重视理论斗争,必须坚持以大历史观、正确党史观认识中国共产党理论斗争历史,坚定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理论斗争。比如,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先后同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三次思想交锋,毛泽东先后同戴季陶主义、国民党右派的“反共”独裁理论以及党内的教条主义展开思想斗争。同时,我们党也特别强调“以斗争求团结”,主张以“积极的思想斗争”整党肃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民主论”“文明冲突论”等错误思潮的蔓延以及“告别革命论”“执政党和革命党对立论”“党大还是法大论”“非社会主义论”等质疑和否定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等造谣生事的错误言论,习近平要求必须“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强调“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交锋、敢于亮剑;对恶意攻击、造谣生事,要坚决回击、以正视听”。当然,我们也必须直面历史教训。长期以来,“文化大革命”始终是“去阶级化”“去意识形态化”之类丑化阶级斗争、规避理论斗争的重要由头。我们必须承认“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决策十分正确。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毛泽东同志发动这样一次大革命,主要是从反修防修的要求出发的”“就毛主席本身的愿望来说,是出于避免资本主义复辟的考虑”;也必须认识到“‘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它的确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但也决不能简单地把这整个历史事件说成是‘反革命’”。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认识和把握我们党百余年奋进的历史进程,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我们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不做历史虚无主义者,才能塑造和增强新时代坚持理论斗争的自觉自信。
正视和重视理论斗争,必须旗帜鲜明批驳种种丑化、污化、弱化甚至妖魔化理论斗争的谬论,增强理论斗争的底气、骨气和志气。苏联解体、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社会主义过时论”“历史终结论”等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尘嚣喧上。他们一方面刻意丑化、污化无产阶级话语,妖魔化阶级斗争理论,使包括理论斗争在内的阶级斗争话语成为不敢触碰的敏感神经,另一方面又在宣传思想领域以“社会公器”“第四权力”“无冕之王”为标榜,鼓吹抽象“新闻自由”,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帜,“专挑重大政治原则说事,公然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的不顾起码的是非曲直,以骂主流为乐、反主流成瘾,怪话连篇,谎话连篇”。同时,他们刻意泛化在特定时期提出的“不争论”,歪曲了“不争论”的科学内涵,使之成为否定理论斗争的“金科玉律”。对此,我们只有“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积极投身宣传思想领域斗争一线”,对那些企图否定、丑化污化理论斗争的理论谬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才能塑造和提升新时代理论斗争的精气神,深化新时代理论斗争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新时代必须坚持有立场、有方向、有原则的积极健康的理论斗争
“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理论斗争亦如此。
坚持有立场、有方向、有原则的积极健康的理论斗争,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首先,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的“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上共产党“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能够始终维护理论斗争的阶级属性,确保理论斗争始终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其次,共产党是“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是毫无私利的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够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理论斗争始终向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向前进。最后,“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中心,能够始终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确保理论斗争始终向着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前进。因此,理论斗争“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坚持有立场、有方向、有原则的积极健康的理论斗争,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宗旨。无产阶级斗争,始终是服从和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马克思主义强调的理论斗争的立场,就是坚定的人民立场——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区别于其他理论斗争的根本。对此,习近平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理论斗争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始终站在道义制高点。因此,理论斗争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站稳人民立场。
坚持有立场、有方向、有原则的积极健康的理论斗争,就必须以当下的主要任务为中心。理论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推进无产阶级运动的重要手段,不是目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时代使命和中心任务。只有勇担时代使命、完成中心任务,才能推动发展、实现进步。理论斗争作为革命手段,只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用于时代发展和人民进步,才是积极向上的。
坚持有立场、有方向、有原则的积极健康的理论斗争,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理论斗争的宝贵历史经验。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虽然不一定有白纸黑字的规定,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行之有效的,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斗争,积累形成了丰厚的宝贵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新时代推进理论斗争的有益借鉴,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比如,“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思想、“斗争—团结—斗争”的原则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有理、有利、有节”的工作遵循和方法、“香花和毒草”的辩证法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等。
坚持有立场、有方向、有原则的积极健康的理论斗争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科学回答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和中国之问。“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是坚定前进方向、解答实践课题以及凝聚思想共识的“积极的批判”。“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守党的全面领导之正,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也要在深刻把握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中“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理论斗争只有坚持批判性与超越性的高度统一,在否定错误的基础上作出全新的正确的回答,才能确保理论斗争的革命价值和实践功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了伟大历史成就,实现了伟大历史飞跃。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今时代仍是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大的历史时代”,阶级对立、阶级斗争不可避免,理论斗争作为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始终不可规避。能否正视和重视理论斗争,是考验我们能否坚定地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能否坚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面对新的使命任务,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批驳那些丑化、污化甚至妖魔化斗争的理论,反对那些企图消解马克思主义革命锋芒的错误言论,甄别“真马克思主义”和“假马克思主义”,坚持大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汲取历史经验,坚定信心,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推进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积极健康的理论斗争。
(作者简介:汪伟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