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工作机构
    • 岗位职责
    • 师资队伍
    • 学科建设
  • 规章制度
    • 教学规章
    • 科研规章
    • 人事规章
    • 研究生培养
  • 教育教学
    • 教学研究
    • 实践教学
    • 教学信息
    • 教学论坛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学科建设
    • 理论前沿
    • 科研信息
  • 思政讲坛
    • 求是讲坛
    • 视频资料
    • 思政报告
    • 学研习作
  • 招生招聘
  • 党群工作
    • 党建研究
    • 党务工作
    • 工会工作
    • 学团动态
  • 图书情报
  • 下载专区
  • English
  • 理论广角

  •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05 2025-09
    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社会认识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社会认识论袁立国摘 要:在哲学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变革近代西方认识论的主体—客体结构,形成了唯物史观视域中特定的把握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关系问题的社会认识论。在社会认识论的话语中,对政治经济学和黑格尔的双重批判,确立了作为“认识对象”的“资产阶级社会总体”。对“资产阶级社会总体”的揭示,必须从资产阶级社会的商品流通领域进入商品生产领域,由此把握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从认识结果来看,...
  • 05 2025-09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全部抗战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指引的方向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是符合人民最大利益的,是始终抓住中华民族复兴的大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用奋斗和牺牲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人民群众觉醒了,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了,人民高唱东方红,愿意跟着共产党走,这就形成了历史前进的巨大推动力。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
  • 01 2025-0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八一宣言》发表和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9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
  • 28 2025-08
    《论持久战》的国际传播及影响 《论持久战》的国际传播及影响邓绍根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论持久战》出版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其的国际传播,经过外国记者和国际友人传播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中国共产党持久战方针得到苏联和共产国际的肯定支持。为了凝聚国内抗日力量,坚定国人的必胜决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中全党智慧,决定全面、系统、深刻地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
  • 23 2025-07
    国际毛主义运动联合化探索及最新动态 国际毛主义运动联合化探索及最新动态余维海 舒惠千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热”的影响,各国出现了一批以毛泽东思想或毛泽东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这些政党高度重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贡献,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坚持暴力革命原则。此后的数十年中,这些毛主义政党高举马列毛主义旗帜,为探索和实现社会主义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世界范围内,坚持国际主义、反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促进世界革命的发展,也是毛主义政党孜孜以求的目标。...
  • 15 2025-07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脉络与体系化特征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脉络与体系化特征侯为民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引,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总结提炼与创新发展。《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以下简称《文选》)的出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化建构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体系化建构,主要体现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关于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与趋势的最新论断、关于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刻论述、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阐释等方面。...
  • 10 2025-07
    “技术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技术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潘越 程恩富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平台经济发展迅速。互联网和数字平台的兴起深刻改变了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随之滋生的数据垄断、算法霸权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对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也形成了一定阻碍。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以塞德里克·杜朗(Cédric Durand)、雅尼斯·瓦鲁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约迪·迪恩(Jodi Dean)等为代表的左翼学者在学界掀起了一股新理论思潮,...
  • 07 2025-07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务委员会  80年前,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战14年,中国共产党人作为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无愧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和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 05 2025-07
    从三部著作看毛泽东对“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贡献 从三部著作看毛泽东对“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贡献李捷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由此提出一个需要深入思虑和研究的问题,在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后,有没有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03 2025-07
    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第二个结合”的思考与实践 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第二个结合”的思考与实践朱薇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吸收和扬弃。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毛泽东站在数千年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体现了“第二个结合”的理论自觉和实践主动。梳理和探究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历史和文化“...
  • 02 2025-07
    毛泽东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三次对谈” 毛泽东关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三次对谈”武春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是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前夕,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在胜利后如何不再重蹈历史王朝覆辙、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思考,有三次谈话非常重要。这三次对谈即“甲申对”“窑洞对”“赶考对”。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毛泽东一生对革命问题的思考博大深邃,谈话次数更是数不胜数。为什么在中共历史上这“三次对谈”却流传甚广?从某种程度上说,“三次对谈”...
  • 01 2025-07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齐 彪在关于传承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的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伟大建党精神”在其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特殊历史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正式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并概括其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
  • 01 2025-0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力探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力探析马抗美 易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纵观我党光辉的建军史,人民军队从创设初期在反动势力的围追堵截中艰难生存,到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到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再到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正面对抗,遏制了帝国主义侵略野心,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30 2025-06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嬗变、风险与应对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嬗变、风险与应对吴娅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指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不同于传统人工智能的分析功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学习并生成具有逻辑的新内容。...
  • 28 2025-06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论述与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论述与中国式现代化王小章理论和实践总在互动中彼此推进。实践刺激、呼唤理论探索,理论探索促进、提升实践的自觉。“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意味着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着并将持续展开的伟大实践的一种理论自觉,即对于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手段、目标的自觉。回顾既往,走向这种自觉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从“中体西用”到“三民主义”;从中国社会性质论争中对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认定,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 26 2025-06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 摘 要:在新发展阶段提出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议题,既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主要经历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定位的缘起、供给侧为主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政策工具多元发展以及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治理创新等四个发展阶段。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24 2025-06
    打造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 打造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价值追问始终贯穿其中:城市究竟为谁而建,又应如何建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仅是对这一时代之问的解答,更是对传统以效率为主导的城市治理范式的革命性重构。这一理念的深刻性与生命力在于,通过对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的再定义,将“人民性”这一核心价值深植于城市发展的肌理与血脉之中,实现了治理理念与空间形态的协同变革。...
  • 23 2025-06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济实践与理论探索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济实践与理论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78年)》编写有感作者:贺耀敏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17日 11版)  由中国人民大学贺耀敏教授带领团队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78年)》,作为第一部系统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史的统编教材和高校经济学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是“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中的中国经济学系列教材之一,...
  • 20 2025-0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戚如强 朱晓楠原创性是一切伟大思想的根本特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政课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从理论、实践和战略方面系统回答了“思政课是什么课”“为什么要办好思政课”“怎样办好思政课”等关系思政课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为思政课建设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体,...
  • 18 2025-06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哲学逻辑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哲学逻辑黄海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习近平,2022年,第43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演进,话语体系领域呈现出文化多元、思想分化、斗争激烈的复杂局面,这一问题也日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当前,学术界已经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说、说什么、...
共1686条 首页上页12345...85下页尾页

Copyright 2023 ©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0号

邮编:430065 鄂ICP备05003334-1

设计支持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微信扫码二维码
武科大马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