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工作机构
    • 岗位职责
    • 师资队伍
    • 学科建设
  • 规章制度
    • 教学规章
    • 科研规章
    • 人事规章
    • 研究生培养
  • 教育教学
    • 教学研究
    • 实践教学
    • 教学信息
    • 教学论坛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学科建设
    • 理论前沿
    • 科研信息
  • 思政讲坛
    • 求是讲坛
    • 视频资料
    • 思政报告
    • 学研习作
  • 招生招聘
  • 党群工作
    • 党建研究
    • 党务工作
    • 工会工作
    • 学团动态
  • 图书情报
  • 下载专区
  • English
  • 理论广角

  •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01 2024-04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丰子义摘 要: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既要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又要加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以夯实其理论基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就其基本内容而言,包括两大层次:一是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二是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具体理论。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主要是通过现代社会的剖析形成的。马克思研究现代社会发展有其独特的方法论,主要体现为总体性方法、...
  • 28 2024-03
    从批判到建构:社会主义数字文化的生成路径研究 从批判到建构:社会主义数字文化的生成路径研究周绍东 武天森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正是从上层建筑的高度勾勒出社会主义文化的未来发展图景,其所隐含的前提便是文化与文明之间紧密的内在关联。这种关联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界定方式:其一,文化与文明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
  • 25 2024-03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实质、危机和替代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实质、危机和替代——大卫·莱恩最新演讲评析朝龙 邵显越  2023年5月24日至26日,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社会学系荣休教授、伊曼纽尔学院名誉研究员大卫·莱恩(David Lane)分别以“资本主义:从古典到多样”“新自由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作为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为题,在北京大学做了几场高质量的专题讲座。文中引述的大卫·莱恩的观点及相关例证,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其2023年5月24日至26日的讲座内容。...
  • 25 2024-03
    食利资本主义中的阶级、资产和工作 食利资本主义中的阶级、资产和工作克里斯托弗斯  马克思、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和西方主流经济学达成一致的地方并不多,但其中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关于租金(rent)的看法。对于上述三者而言,租金都代表着资本主义中边缘的、残余的或短暂的现象。当然,马克思强调土地形式的食利主义(rentierism),因此将食利者视为封建主义的残余。但让马克思感到困惑的是,在19世纪的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土地食利者并未消失,...
  • 13 2024-03
    学思践悟|红色物业如何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基层治理的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党对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的领导,推进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同年,武汉市率先启动红色物业计划,探索将加强党对物业企业的领导与解决物业服务困境相结合以改进社区治理。随后,国内多地积极推广红色物业建设。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 13 2024-03
    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蕴的辩证关系 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蕴的辩证关系赵付科 万琦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中华民族接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辩证法意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 11 2024-03
    系统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的几个基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推进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内涵、基本缘由、基本特质、基本目标和基本要求,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 10 2024-0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自信的三维阐释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自信的三维阐释仲昭慧 王永贵  意识形态自信是意识形态主体对自身意识形态立论基础、发展进程与发展绩效等要素的综合评价。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自信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备要素,也是维系其长期执政的应有之义,关涉政党为实现特定意识形态功能、达成政治合法性结果等在内的一系列政治准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 08 2024-03
    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周期规律和阶段变化刍议 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周期规律和阶段变化刍议——兼论中美关系的运动轨迹和发展趋势[内容摘要]世界历史与国际环境的演变有其内在规律。近代以来,国际形势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在不同的周期内,冷战思维与和平共处思想不断碰撞,以意识形态划界和务实发展思路并行存在,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政策路径持续展开竞争,从而塑造了不同的安全理念、发展理念与外交政策。同时,周期性规律也是分析中美关系的基本规律,1949年以后的中美关系也以大约30年为一个时段呈现周期性变化。...
  • 08 2024-03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
  • 05 2024-0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斗争的重要论述及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论斗争的重要论述及当代启示汪伟平  习近平强调,“一个大国的崛起,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一番艰苦的磨炼和斗争”,敌对势力是“绝对不愿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的,是绝对不愿看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的,也是绝对不愿看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理论斗争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 04 2024-03
    仁与礼:中华儒家思想及对完善人类现代治理的启示 仁与礼:中华儒家思想及对完善人类现代治理的启示 作者:何哲 来源:《学术界》2023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04 2024-03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基本内涵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基本内涵研究作者:辛向阳 来源:《理论与评论》2023年第2期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28 2024-02
    毛泽东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思想再探讨 毛泽东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思想再探讨周绍东  毛泽东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出现剧烈波动,推动国民经济实现综合平衡成为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站在辩证法的高度,运用对立统一思想,围绕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内涵、本质、实现基础、实现保证和实现手段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系统阐述,形成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思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基础和微观载体已发生很大变化,...
  • 28 2024-02
    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错误观点辨析 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错误观点辨析石镇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专门要求写了这样一段话:‘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 26 2024-02
    话语互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相契合的原初形态 话语互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相契合的原初形态陈红娟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围绕着文化建设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一系列新概念、新主张与新思想的高度凝练与升华,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 23 2024-02
    毛泽东在伟大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略指导 毛泽东在伟大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毛新宇  运用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以劣胜优、战胜强敌,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战争实践中锻造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军事法宝。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和党中央灵活掌握和运用战争大海中的“游泳术”,指导人民军队打败了国内外异常凶恶的敌人,以鲜血和生命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了牢固根基。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和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敢打必胜的战略气魄,领导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 15 2024-02
    思想深处的自我革命:毛泽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 思想深处的自我革命:毛泽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曹泳鑫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从革命战争年代开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斗争形势多么复杂,生存条件多么艰苦,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党居于战略性地位的核心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成长壮大、党和人民获取精神力量以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优势所在。...
  • 14 2024-02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社会革命”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社会革命”孙道壮 “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命题,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全过程。那么,马克思主义到底是如何理解“社会革命”的呢?社会革命的前提是具有“社会的历史”。恩格斯曾针对18世纪的英国状况指出:“只有英国才有一部社会的历史……只有在这里,群众才作为群众为自己的单个利益进行活动;只有在这里,原则要对历史产生影响,必须先转变为利益。”因此,只有英国的革命可以称得上是社会革命。...
  • 24 2024-01
    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的阐释及启示 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的阐释及启示孙寿涛 朱芳菡  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列宁将“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和哲学学说、经济学说及社会主义学说并列,作为马克思理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指出,“马克思后来在从事理论写作的同时,毕生都十分注意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问题”。列宁强调,要以辩证的观点来制定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先进阶级只有客观地考虑到某个社会中一切阶级相互关系的全部总和,……才能据以制定正确的策略。...
共1686条 首页上页1...910111213...85下页尾页

Copyright 2023 ©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0号

邮编:430065 鄂ICP备05003334-1

设计支持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微信扫码二维码
武科大马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