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管开明)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入融合”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2025年9月13日,由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举办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机遇、挑战与未来”学术论坛,在我校黄家湖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告厅举行。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省社科院以及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省内外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80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围绕AI驱动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与治理、人工智能产学研协同创新、武汉市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与中部创新高地建设等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和交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荆红教授主持开幕式,学院党委书记唐忠义教授致开幕词,武汉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潘婧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政策研究室高级研究员刘志洪、武汉理工大学孙德忠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严炜教授先后主持大会报告环节。

华中科技大学钟书华教授以《群体智能视域下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题作了大会报告。他指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要发挥群体智能作用,以市场主导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向,建立和完善技术转化机制、竞争选择机制、资本配置机制,以政策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与能源保障、加大政府采购、加快人才定向培养等。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顾进广教授以《人工智能与文化价值对齐》为题,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了现有大型语言模型在准确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价值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分享了自己所在团队所作的探索。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彭骏作题为《人工智能发展及行业应用》的报告,他指出,大模型开启了人工智能新一代技术革命,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主要方向,但面临数据孤岛严重、数据安全与隐私合规、跨域知识融合难、硬件迭代快、成本高、专业性不足等挑战,加强大模型与小模型的协同和生态级数据治理,低代码开发、培育复合型人才人才是破局方向。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毛新志教授、武汉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三元教授、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忠明教授、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兰教授、分别作题为《人工智能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思考》、《关于创新哲学的几点思考》、《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及其治理》、《脑机接口:应用价值、伦理风险与治理框架》的报告。
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石国进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恺老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祁丽萍博士、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天强教授先后分别作了题为《技术风险与风险技术辨析》、《智能革命与教育变革:DeepSeek时代高等教育的四维辩证关系探究》、《人工智能科学家如何重塑科学研究——变革、挑战与应对》、《人工智能与科技现代化》的报告。
会议还专设了研究生论坛,来自省内外高校的40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会议交流发言。学院哲学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导师们和相关校外专家学者参加了研究生论坛,王晓曦教授、张齐武教授、刘琪副教授、谭荧老师等主持研究生论坛并进行点评。研究生的积极参与和学术水平得到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论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